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當前醫學界對于恐懼癥的病因研究所得到的答案是:可能與遺傳因素、素質因素、生理因素,心理-社會因素等有關系。而目前以恐懼癥狀為主要患者臨床表現,大致有以下四種癥狀:⑴ 對某些客體或處境有著強烈的異于常人的恐懼,恐懼的程度與實際危險不相稱。⑵ 發作時有焦慮和自主神經紊亂的政治。⑶出現反復或持續的回避行為⑷明知恐懼是過分的、不合理的、不必要的,但仍無法控制。
恐懼是一種痛苦的體驗,但并不是完全消極有害的,它跟機體的痛覺一樣具有自我防衛的保護作用,在危險場合下產生恐懼可以促使我們迅速離開險境,顯然對生存有利。如在黑暗的空曠中容易產生恐懼,這絕非僅僅是迷信的鬼怪觀念造成的。在黑暗中,從環境中獲取情報信息的主要途徑——視覺失去作用,這使我們對可能遭到的危害降低了分辨和防衛的能力。精神的恐懼和緊張便是一種很自然的代償反應。
恐懼癥很多是與童年的心理發育有關的,因此從小就要注意培養兒童健康的行為模式,一方面教育其正視困難,及時地解決困難,不回避、不拖延;另一方面要理解孩子們的恐懼,不是冷酷地加以斥責,因為恐懼也是人類一種正常的情緒,過于魯莽、膽大包天,什么都不怕,未必是健全人格的特征。故在理解和同情的基礎上,支持鼓勵孩子們去接受各種考驗,克服不必要的恐懼心理,培養堅毅、頑強、沉著、豁達、坦然、勇于面對現實的性格,這對預防恐懼癥是頗有裨益的
在這里建議患有恐懼癥的朋友消除多余顧慮,樹立自信心,同時接受恐懼癥的存在,及時主動接受正規的治療,配合醫生家人遵醫囑堅持耐心治療,做好長期治療的準備。同時也要做好定期復查的工作。有些患者在治療一段時間后,因為效果不明顯,即放棄治療,使前期取得的成果功虧一簣;或者癥狀稍微改善,即偷懶不愿再堅持治療,從而使病情越發嚴重。怎樣是不行的。為了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堅持治療是根本。
下一篇:有哪些治療恐懼癥的方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得了恐懼癥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