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眾所周知,強迫癥現已成為越來越普遍的心理疾病之一,患病者主要在思想及行為上具有強迫性。其中,意識強迫癥主要表現為強迫性思想,了解意識強迫癥的病因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避免強迫性思想和對意識強迫癥進行相關的治療。那么,意識強迫癥的病因是什么呢?下面我們將針對意識強迫癥病因這個問題做詳細的介紹。
意識強迫癥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早年不良的社會家庭環境
青春期及其之前階段是個體人格特征和價值系統形成發展的關鍵階段。家庭是個體接觸最多的客體環境之一,孩子與父母建立和諧正常的互動關系,接受人格成長所需的情感養育,個體則健康發展。而強迫癥患者的父母采用否認、拒絕和缺少情感交流等教育方式,具有過度嚴厲、缺乏溫暖、對孩子期望值高、不鼓勵孩子獨立發展等特點。
2 強大的超我力量
超我源自于弗洛伊德的意識結構。也被稱之為控制或壓抑個體行為的那股潛在的力量。早期經歷中,個體力量微弱,他們在被動服從權威中壓抑原欲和自主愿望,形成強大超我。強迫癥狀是超我力量和壓抑情結斗爭的外顯表現。
3 極度不安全感支配下的追求完美個性
在家庭暴力等惡劣親子關系中,強迫癥患者形成嚴重的退縮性格和不安全感。他們受駕馭外界關系的失控感折磨。他們盡量做好生活的每個細節,以求避免“懲罰”。最終,個體形成極度不安全感支配下的追求完美的個性結構。面對刺激反應,患者追求完美的病態性格引導他們一步步鉆進惡性循環的強迫怪圈。即使在心理咨詢和治療中,強迫癥來訪者追求完
美的個性結構也是咨詢的“阻抗”之一,來訪者執著于自已的強迫怪圈、固執于強迫癥狀,實際上,“強迫癥狀”越反抗越強迫。
4 自我效能感不高,關注鏡像自我,懼怕別人否定
自我效能是個人對自已能力的主觀評價,高自我效能者信心十足,低自我效能者處于高壓和高覺醒狀態,表現出焦慮和恐懼。強迫癥患者的早期經歷中往往自我客觀化程度低,自我效能感不高,容易關注客體評價。
以上所講述的便是關于強迫癥的病因所在,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遇到此類情況時,通過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能夠對此類患者進行對癥判斷與治療,防治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平日里要多加注意,盡量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對自己的要求不要過于苛刻,才能體會到生活的美好。
推薦閱讀:強迫癥已成為青少年的流行病
下一篇:習慣晚睡,可能是“晚睡強迫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強迫癥治療前需進行綜合評估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