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強迫現象幾乎在所有人的身上都有出現,例如:在出門的時候總會不自覺的去想門是否已經鎖好了?煤氣是否關好了?兒童在正常的心理發展階段,也會出現強迫現象,例如:在走路的時候,會不自主的直線行走。這種現在如果表現輕微,持續時間較短的話,是一種正常表現。如若現象較重,持續時間長,并且影響到兒童的日常生活,使其感到痛苦產生焦慮,就需要引起家長、醫生、心理學工作者足夠的重視。
常見的強迫癥狀有:
1.強迫計數:如見到路燈、電線桿、臺階或窗戶格等就抑制不住地反復地數。
2.強迫性潔癖:總是反復不停地洗手、清理雜物、擦桌子,走路、到公共場合總是謹小慎微,唯恐衣服和身體粘上污物。
3.強迫觀念:一種可怕的、不希望有的觀念不斷地闖入自己的思想中,反復回憶往事,甚至連童年時與人發生過的口角、打斗欺侮行等情景也反復思考。
4.強迫疑慮:反復檢查,總怕家中出問題或不幸,從而特別焦慮。
兒童強迫癥既有強迫觀念又有強迫行為,甚至有的兒童將強迫癥狀當做秘密而隱藏起來。兒童強迫癥是一種心理障礙系,心理矯正是最有效的療法。主要從改善心理環境,提高認知水平,阻斷強迫思維,糾正強迫行為入手,進行心理治療。
矯正的方法:
1.系統脫敏法。人的肌肉放松與焦慮是兩個對抗過程,兩者是不能相容的。一種狀態出現,必然會對另一種狀態產生抑制作用,即交互抑制。當全身肌肉呈松弛狀態時,心率、呼吸、皮膚等生理反應指標都表現出與焦慮狀態完全相反的變化。首先要讓兒童了解自己的異常行為表現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把所有的行為表現由弱到強進行層次排序。然后教會兒童與焦慮、恐懼相抗的反應方式,使其能夠達到全身肌肉快速進入松弛狀態。最后要加強練習。
系統脫敏可分為:想象系統脫敏和現實系統脫敏。
2.思維中止法。教導患兒當腦子里出現“強迫想法”時,就彈手腕上的皮筋,并說指導語:“這是我的強迫癥,是自己強迫自己,應當馬上終止!”可以反復做這個作業,但不要“遷就”自己的癥狀。
心理治療對于治療強迫癥具有非常重要作用,雖然有些患者可能在經過一系列治療后,恢復還是略差,甚至還屬于難治性的,但是,在治療的時候,積極的配合指導醫生,經過系統脫敏、思維終止等行為治療,強迫癥狀是會好的改善的。
相關閱讀:兒童強迫癥的矯正
下一篇:拿什么拯救你的強迫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強迫癥的預防及護理莫要小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