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強迫癥往往是由于遺傳因素或者環境因素導致,生活中誘發強迫癥的因素也是很多的,比如一次巨大的失敗經歷,或者是一次偶爾的不良嘗試,都有可能招來強迫癥的青睞。專家介紹說,強迫癥雖然對人體的傷害不明顯,但是對精神和心理的傷害卻是十分巨大的,有事甚至會做出一些危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疾病。那么強迫癥都有哪些預防和護理知識呢?跟著專家來具體看看吧!
1.強迫癥的預防:
(1)上面也講過,環境因素對于強迫癥的形成有著無與倫比的作用,因此平日里注意個性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這就需要各位父母注意不要給予孩子過多和過于刻板的要求,這點對于預防強迫癥的發生有很大幫助,特別是父母本人有個性不良者更應注意。
(2)鼓勵參加集體性活動及文體活動,在積極樂觀的群體當中,強迫癥也會望而卻步的,同時多從事有理想有興趣的工作,培養生活中的愛好,以建立新的興奮點去抑制病態的興奮點。
(3)對于凡是都要采取順應自然的態度,莫要強求,也不要糾纏于一件事情上太久的時間。有強迫思維時不要對抗或用相反的想法去“中和”,要帶著“不安”去做應該做的事。 有強迫動作時,要理解這是違背自然的過度反應形式,要逐步減少這類動作反應直到和正常人一樣。堅持練習,必然有益。
(4)平日里注意心理衛生,要學會如何對付各種壓力的積極方法和技巧,增強自信,不回避困難,培養敢于承受艱苦和挫折的心理品質,是預防的關健。
2.強迫癥患者的護理:
(1)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以支持心理治療為主要內容,堅定病人的治療信心。在病人的病情有所改善時,及時予以肯定,鼓勵病人,讓病人看到希望和光明,對病的康復抱樂觀的態度而不是絕望。
(2)與病人建立有效的溝通。了解病人的內心體驗、感受,了解病人的情緒反應類型,有助于及時、準確地掌握病人的情緒變化,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預防問題的發生。
(3)注意溝通技巧,講究語言的使用。避免使用中傷性的語言和使用粗暴的行為去制止病人的強迫動作和行為。如強迫將病人保護起來而不做任何的解釋,或斥責病人:“煩死了”、“假干凈”等。要防止傷害病人的自尊心,考慮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4)對有強烈自殺企圖和行為的病人進行保護性約束時。要向病人講清保護的目的。否則,病人會誤解為保護是對他的懲罰而加重與醫護的對立情緒而出現極端的行為反應。
(5)按“防自殺護理常規”護理。
3.其他注意事項:
一般起病緩慢,病程較長,癥狀可持續多年或時輕時重。病前性格特征明顯、發病年齡較早和病程較長者,預后欠佳。隨年齡增長,癥狀逐步減輕;病前有較明顯精神因素、強迫性性格特征不顯著、病程;較短、無陽性家族史者的癥狀也有可能自發緩解。
通過以上介紹,相信大家對于強迫癥的預防和強迫癥患者的平日護理工作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小編在此提醒大家,在生活中遇到不開心的、郁悶的事情,千萬不能用消極的態度去應對,只有以樂觀積極的心態去應對生活中的瑣事,才能夠順利的遠離精神方面的疾病。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下一篇:兒童強迫癥的表現及矯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專家剖析強迫癥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