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青春期正是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也是道德觀與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青春期心理由于緊張的學習和陌生的環(huán)境,很容易產生不適應,引發(fā)矛盾。青春期心理矛盾歸納起來,大概有以下幾種:
第一:愿望與現(xiàn)實的差距
每個人都有愿望,尤其是對自己未來的憧憬。他們幻想做一個有學問、受人尊重的作家、工程師、醫(yī)生、企業(yè)家、領導干部等等,而實際上他們當中有一些學習不是很努力的,他們過一天算一天,雖然他們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他們追求的全是實現(xiàn)理想后的種種榮譽與享受,而對實現(xiàn)理想需要從現(xiàn)在做起,需要付出艱苦的勞動,卻想得不多,做得不夠,形成了美好的愿望與心理準備脫節(jié)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教育學生處理好理想與現(xiàn)實的關系,使他們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艱苦奮斗才能實現(xiàn)。
第二:自我封閉卻又渴求理解
隨著心里的發(fā)展,青少年更加注重自己的內心世界,從而意識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其他許多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點。同時也由于其社會生活經驗的逐漸豐富,他們開始意識到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心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差別。他們愿意對“知心朋友”傾吐自己內心的秘密,瞧不起那些用導師式口吻對他們說話的人,不愿意同這種人進行感情交流,透露自己的內心世界。他們也不愿同長輩透露內心,實行自我封閉。調查中發(fā)現(xiàn),有相當部分的中學生把心里話“對自己說”或“對日記本說”,向同學和師長隱匿秘密。由于他們把內心的感受隱藏起來,以致常常產生孤獨感。這類學生往往通過記日記、畫畫、寫字等來表現(xiàn)內心的苦悶和孤獨感。他們很需要求得別人的理解,而調查發(fā)現(xiàn)有相當部分的中學生認為老師“不理解自己”和“不太理解自己”。解決這一矛盾要求教師和學生交朋友,對他們的行為表示理解,并幫助他們排憂解難,把他們從苦悶與孤獨中解脫出來。
第三:有進取心卻自制力差
作為青少年來說,都有很強的進取心,這與他們強烈的求知欲、自尊心和好勝心是分不開的。但由于他們思考問題不周密,往往帶著濃厚的情感色彩去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因而有時片面地堅持己見,對教師或集體的要求,合乎己意的就去辦,不合己意的就盲目地拒絕或頂牛,不能控制自己,憑沖動行事,事過之后又非常后悔。這一切都說明了他們意志品質的發(fā)展還不成熟,自制力、控制力還不強,形成了進取心強與自制力弱的矛盾。化解這一矛盾,老師一方面要肯定學生的進取心,另一方面要鍛煉學生的意志力,使他們能處理好二者的關系。
總之,青春期心理是矛盾的是復雜的,其產生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作為家長要正確認識這些矛盾,了解青春期心理,有助于我們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
下一篇:學習過程中怎樣才能不自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青春期的孩子怎么進行心理減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