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現在的家長害怕孩子在起跑線上輸給別人,于是給他們報了各種補習班。造成孩子對自己的怨恨。其實,與其教會孩子一些技巧性的東西,不如教會孩子如何學會做人。
對于小孩子來說,怎么教會他們做人呢?其實這里還是有很多辦法,能夠在保持和孩子很好的交流的情況下學會一些好的品行。
孩子犯了錯,你是怎么做的呢?直接把他教訓一頓,禁止他再做類似的行動還是從孩子的心理出發,搞清楚孩子為什么這么做再來解決問題?
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是,不要做一個“法官”而是去做一個“律師”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問題,便迫不及待地當起了“法官”,這是很危險的。孩子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父母要積極影響與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內心世界便無從談起。而了 解孩子的第一要訣是呵護其自尊,維護其權利,成為其信賴和尊敬的朋友。即父母對待孩子, 要像“律師”對待自己的當事人一樣,了解其內心需求,并始終以維護其合法權利為唯一宗旨 。
家長應該學會不當“裁判”,學做“拉拉隊”
在人生競技場,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無法替代孩子,也不該自作主張去當“裁判 ”,而應該給予孩子一種保持良好競技狀態的力量,即“拉拉隊”的力量。這樣更能幫助孩子 建立自信心,而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無論是學習、購物、吃飯、穿衣等各種生活方面 ,家長應該給予孩子選擇的機會,促使孩子從完整的選擇過程中成長,這樣有利于培養孩子的 自主性和自信心。
在這些選擇過程中,家長可以這樣做:
選擇前--給孩子更多機會去選擇,盡可能的少提或者不提意見,真正讓孩子做主,讓孩子 從中自然地積累經驗。
選擇時--給孩子足夠的時間,不提太多的意見,即便他們選錯了,除非對他們造成傷害的 ,否則不要輕易糾正。不要害怕出“問題”,這是他們成長的必要途徑和成本。
選擇后--假如孩子的選擇是適合的,家長和孩子一起高興。假如選擇有誤,我們也不要去 指責和諷刺,孩子自己已經從中獲得教訓。最好的方式就是:什么也不說,下次依然給他們機 會,相信他們下次一定會更好。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隊”,既要善于發現和贊美孩子,還要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失敗,在挫 折前做孩子的戰友。
對待自己的孩,你說一個“馴獸師”,還是他們的“鏡子”?
孩子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戰勝自己,但他們通常只能依據他人的反饋來認識自己,這時父母的“反饋”作用即鏡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不做“馴獸師”,學做“鏡子”,才能幫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識,才能讓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權威”,轉而和父母溝通。
幫助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價值觀比讓孩子學會各種技能更加重要。起跑線中比技能更加重要的是思想。
下一篇:解決親子矛盾的三法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母威脅孩子,會對孩子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