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心理健康需要內外兼顧,所謂兼顧內外:是指對外,要人際關系良好,行為符合社會規范;對內,生活與精神的基本需要能獲得滿足,心理機能正常。只有行為符合外界的規范,又能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心理健康需要內外兼修,才是一個正常的心理健康人。現在社會上有兩種人是心理內外失調:一種是只顧自己需要的滿足,不顧社會規范。這種人一般具有反社會的人格,許多犯罪分子就是如此。另一種是,有的人千方百計讓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規范,但因為自身的心理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所以又很煩惱。
人們通常認為心理平衡就代表著心理的健康,心理健康需要內外兼修,其實這種認識是個誤區。心理健康并不是一種平衡與適應的狀態,它是心理兩極中的中間位置。通常人們把適應理解為對周圍環境的順從,把平衡理解為內心無沖突。其實這二者都不是心理健康的表現——如果說“平衡”就是健康,那么一個滿足現狀,沒有追求,不思進取的人,內部就很平衡,因為他不會有挫折感,也沒有沖突,但這不能算是心理健康。如果說“適應”就是健康,那么現在社會上有的人見人說人話,心理健康需要內外兼修,逢鬼說鬼話,左右逢源,上下討好,這種人也不能算是心理健康。其實,這兩種人只能叫做沒有靈魂的軀殼,或者叫做有教養的市儈。
心理健康需要內外兼修,心理健康說到底是一種人生態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積極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圍的事物。
下一篇:跑步能幫助你消除郁悶心理及情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球賽滿足被壓抑的心理欲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