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如何養護情緒體驗慢生活,是時候停下腳步,慢慢地享受生活了。享受親情、愛情、友情的美好,享受樹木、花朵、云霞、溪流、瀑布以及大自然的形形色色,享受藝術、旅行、讀書等精神上的補給。
如何養護情緒體驗慢生活,將身心融入大自然中,是實現慢生活的一個途徑。中國人大都喜歡陶淵明這個人,盡管他沒當過大官,更沒什么錢,除了一本薄薄的詩集和幾篇零星散文外,在文學歷史上也不曾留下什么了不得的著作。但他的田園詩中所描繪的內容至今仍為人們所向往。“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在他的傳世名作《桃花源記》里,因為大自然的田園風光如此之美,人的心情變得從容淡然,竟然連時間都忘記了,不知今昔是何世。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米蘭·昆德拉曾在書中提問:“慢的樂趣怎么失傳了呢?”他感慨道:“古時候閑蕩的人到哪里去啦?民歌小調中游手好閑的英雄,漫游各地磨坊、在露天過夜的流浪漢,如何養護情緒體驗慢生活,都到哪里去啦?他們隨著鄉間小道、草原、林間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嗎?”從他的疑問中,我們不難看出大自然對悠閑生活的重要性。
想想古時候,雖然沒有汽車、高樓、空調,但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如何養護情緒體驗慢生活,“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屈原可以“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杜甫雖然窮,但住的地方“風含翠筱娟娟凈,雨浥紅蕖細細香”。那時候天是藍的,水是清的,山是綠的,所以荷爾德林說人類“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時下的中國,越是在大城市,“快”就越是一種不容分說的形勢,一種躲避不開的潮流。有許多人在緊張的工作背景下,飲食“快餐化”了,娛樂“快餐化”了,閱讀“快餐化”了,甚至連感情也在“8分鐘聚會”、“閃婚”等概念下被“快餐化”了。
事實上,伴隨“慢生活”理念的影響,如何養護情緒體驗慢生活,一些人逐漸明白了“欲速則不達”的道理,著名的安永管理咨詢公司就建議職員不要在周末上網查郵件,日本豐田公司則不再允許員工把當年年假推遲到來年。在北京798藝術區,有一家“熊貓慢遞”店,專門提供信件投遞服務。但是,它不講究“快”,強調的是“慢”:如何養護情緒體驗慢生活,投遞的時間由寄信人自己決定,可以是1個月后、1年后,甚至10年后或者更晚。慢遞小店開張后,已經有兩萬多封信被鄭重地托付在這里,等待著投遞它們的那個特定日期的到來。
下一篇:如何治愈病態自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哭泣超過15分鐘會傷身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