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隨著社會的進步,成功似乎越趨年輕化,很多年輕的人士都明白想要成功就必須要提早努力,職位的升遷,讓自己銀行的存款數字的增多、事業的蒸蒸日上,這一切都是作為一位成功者的表現。為了這些外在的成功標簽,很多人處于超時工作、睡眠不足、壓力巨大、沒有休閑的工作狀態,日復一日,漸漸走向亞健康狀態,最終引起了過勞死。其實,成功固然重要,生命尤其珍貴,沒有了健康的身體,成功就無從談起,這個道理值得我們深刻反思。
最近,一項在上海、無錫、深圳等地對1197位中年人健康狀況的調查結果顯示:66%的人有多夢、失眠、不易入睡等現象;經常腰酸背痛者為62%;記憶力明顯衰退的占57%;脾氣暴躁、焦慮者占48%。遺憾的是,隨著職位的升遷、存款數字的增多、事業的蒸蒸日上,這些成功者的健康卻一路負債,最終不堪重負,過早地停泊在人生的終點。
在對“過勞死”人群深入研究中發現,猝死直接死因的前5位是冠狀動脈疾病、主動脈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腦出血。和一般猝死幾乎沒什么不同,這些病的隱蔽性蒙蔽了過勞者,以至釀成惡果,過度勞累便是一個重要的誘因。
高血壓也是一個潛在的危險因素。有些人對自己的高血壓已經適應,正是這種不被人注意的高血壓危害性更大,它隱蔽地損害人體重要臟器,在遇到某些誘因時,便會引發高血壓腦病、腦中風等。慢性疲勞、積勞成疾也是不可小覷的因素,累積疲勞達到嚴重程度時,就會步入病態疲勞,引起“過勞死”。
作為“過勞死”的主要病癥之一的冠心病,一般的體檢和心電圖不易發現,有些病人心電圖檢查結果可能正常,只有在做特殊檢查時才可證明有心肌缺血。一旦發作,措手不及。
現代生活中長期超負荷工作,往往積淀成一層又一層的潛在致病因素,致使許多人勞累而疾病纏身。有調查表明,慢性疲勞綜合癥在城市新興行業人群中的發病率為10%至20%,在某些行業中更高達50%,如科技、新聞、廣告等行業從業人員、公務員、演藝人員等,而這些都是“過勞死”的潛在人群。另外,過重的生活壓力、工作壓力也是猝死的兇手之一。
處于長期精神壓力下,患各種疾病的機率會增加3~5倍。而免疫力降低,身體內部的防衛力量不足,小至感冒,大至癌癥都有可能發生。現代人的工作往往具有靜而不動的特點,最易使人疲憊。研究表明,人到30歲以后,每過10年心臟排血的能力就下降6%~8%,血壓上升5%~6%,肌肉組織減少3%~4%。
現代心理學研究發現,當一個人感到煩惱、苦悶、焦慮的時候,他身體的血壓和氧化作用就會降低;而人的心情愉快時,整個新陳代謝就會改善。我們應該適時的較少自己的身體勞動負荷,并且適時地進行心理調節,放松自己緊繃的心弦,只有身體和心理均在我們的承受范圍之內運作,才能保證我們的生命運轉正常,不影響我們的實際壽命防止“過勞死”的發生。
下一篇:整天面對電腦易于引起狂躁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合理膳食有益于預防亞健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