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激勵是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追求和希望,它能激發力量、引發智慧、鼓舞斗志。如果沒有激勵就不會有學習產生,就不會有相應的行為和產生良好的效果。對任何人來說,生命需要激勵,學習更需要有激勵。
美國有一位小說家寫過一篇小說,叫做《最后一片葉子》。說的是一位年輕的藝術家得了嚴重的肺炎,生命垂危。她看著窗外的樹葉一片一片地飄落,絕望地感到自己的病再也不會好轉了。她認為當最后一片葉子落下時,她也將孤獨地死去。而那最后一片樹葉在寒風中隨時可能被風吹落。
一片平常的樹葉維系著一個藝術家的生命。一位好心的畫家在寒風中畫了一片不會凋落的樹葉。靠著這片樹葉,年輕人終于又產生了生的希望,戰勝了疾病。沒有這片蘊涵著激勵和希望的樹葉她很可能被病魔奪去脆弱的生命。這雖然是小說,卻科學地反映出激勵對人的生命力的重大作用。
美國學家羅森塔爾有一次到一所中學,與一些同學談了話以后,在學生名單中圈出了若干個名字,告訴老師說,這些學生很有天賦,前程遠大(這些學生中,有優生,也有差生,還有平平常常的學生,是隨機圈出的)。聽了羅森塔爾的話,老師增強了信心,學生也產生了新的希望。過了一段時間,羅森塔爾再次來到這所中學,發現他圈名的學生全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事實證明,羅森塔爾正是運用激勵的原理喚起了學生的自信感,使他們產生了進步的力量。這就是教育學史上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
激勵的力量得到過許多有力的佐證。美國有個病人得了癌癥,病情嚴重。此時她已經懷疑,她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夠在癌癥征服生命之前生下孩子。腹中的孩子是她最大的希望,給了她極大的激勵,產生了極大的力量。為了孩子,她同疾病進行了頑強的斗爭。她終于等到了孩子的出生。孩子出生后,對她的激勵更大了——她要撫養孩子,讓孩子長大。后來奇跡出現了,她的癌腫瘤漸漸縮小,最后完全消失了。
激勵的力量來源于自我奮發向上的。如果自己以為不行,就不可能產生力量。有個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給試驗者進行催眠,然后,給一部分人進行暗示:你們有著 1
下一篇:"減肥心理操"可助人抑制食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快樂不是沒有痛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