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醫學家曾借助儀器觀察情緒的變化對胃的影響,發現發怒時,胃粘膜充血潮紅,胃的運動加強,胃酸分泌增多;與此相反,當感到前途暗淡,憂傷悲痛的時候,胃粘膜變得蒼白,胃的運動減弱,胃酸的分泌也減少了;當輕松愉快的時候,胃粘膜的血液循環適中,胃的運動不過強也不過弱,胃酸的分泌不多不少。
由此可見,人的情緒變化對胃的功能影響很大,長期的不良情緒可引起胃功能障礙,導致胃腸疾病。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空軍對倫敦狂轟濫炸,使人們長期處于緊張、驚恐、焦慮、壓抑的情緒狀態中,這時倫敦居民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的人空前增多。
現代醫學證實,胃、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過敏性結腸炎等胃腸疾病與情緒密切相關。而良好的情緒,如快樂、向上、滿足等會使胃腸保持良好的功能狀態,胃腸疾病明顯減少。要保持輕松、愉快的良好狀態,就要學會調節恐懼、激動、焦慮、抑郁、悲傷、失望等不良情緒。情緒的調節包括以下方面:
* 改善素質。包括提高對人自身的認識,提高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提高對人和客觀世界關系的認識。
* 提高休養水平。培養高尚的情操,樹立廣泛的興趣,汲取知識,增長才干,使情感具備傾向性、穩固性、持久性和深刻性。
* 鍛煉自身耐力。耐力的增強可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對挫折和不幸的承受力。
* 訓練自我調整情緒的方法。嘗試用理智思考、適當發泄、轉移目標、脫離“現場”、遺忘過去、超脫現實等方法來控制情緒。
下一篇:季節性情感障礙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做一個受歡迎的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