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失眠對我們每個人來講是非常折磨人的一件事情, 要是沒有良好的睡眠,不管是工作還是學習都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那么你知道什么樣的心理是最容易導致我們失眠的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講一講導致失眠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怕失眠心理
許多失眠患者都有“失眠期特性焦慮”,晚上一上床就擔心睡不著,或是盡力去讓自己快入睡,結果適得其反。
人的大腦皮層的高級神經活動有興奮與抑制兩個過程。白天時腦細胞處于興奮狀態。工作一天后,就需要休整,進入抑制狀態而睡眠,待休整一夜后,又自然轉為清醒。
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相互協調,交替形成周而復始的睡眠節律。“怕失眠,想入睡”,本意是想睡,但“怕失眠,想入睡”的思想本身是腦細胞的興奮過程,因此,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腦細胞就越興奮,故而就更加失眠。
夢有害心理
不少自稱失眠的人,不能正確看待夢,認為夢是睡眠不佳的表現,對人體有害,甚至有人誤認為多夢就是失眠。這些錯誤觀念往往使人焦慮,擔心入睡后會再做夢,這種“警戒”心理,往往影響睡眠質量。
其實,科學已證明,每個人都會做夢,做夢不僅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而且是大腦的一種工作方式,在夢中重演白天的經歷,有助于記憶,并把無用的信息清理掉。夢本身對人體并無害處,有害的是認為“做夢有害”的心理,使自己產生了心理負擔。
自責心理
有些人因為一次過失后,感到內疚自責,在腦子里重演過失事件,并懊悔自己當初沒有妥善處理。白天由于事情多,自責懊悔情緒稍輕,到夜晚則“徘徊”在自責、懊悔的幻想與興奮中,久久難眠。
期待心理
是指人期待某人或做某事而擔心睡過頭誤事,因而常出現早醒。比如一位“三班倒”的網站管理員,由于上大夜班(夜里12點上班),常于晚7時睡覺,因害怕 遲到,睡得不踏實,常常只能睡上1-2小時,就被驚醒,久之便成了早醒患者。也有的人在晉升、職稱評定、分房結果快要公布前,往往也處于期待興奮狀態,難 以入睡。
童年創傷心理的再現
有的人由于童年時受到喪失父母、恐嚇、重罰等創傷而 感到害怕,出現了怕黑夜不能入睡的現象,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好轉,但成年期后,由于受到某種類似兒童時期的創傷性刺激,就會使被壓抑在潛意識的童年創傷性心 理反應再現,重演童年時期的失眠現象。手足無措心理:有的人受到突發事件刺激后,不能做出正確的反應,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以致晚上睡覺時也瞻前顧 后,左思右想,但始終處于進退維谷、舉旗不定的焦急興奮狀態。
上面的幾種心理都可能成為你失眠的最大原因,所以要是你發現自己經常性的失眠,那么記得要看看自己的心理健康是否已經受到了影響,這樣才能擺脫失眠的困擾,用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去面對每一天的工作和學習。
下一篇:五招宣泄情緒 別拿家人當出氣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面對每天不愉快的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