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如果人生的途程上沒有障礙,人還有什么可做的呢。我們倒下去要爬起來,受到挫折要戰斗得更好。短時期的挫折比短時期的成功好。不要因為困境就低下了頭,只要我們拿起夢想的剪刀,用堅強去剪碎它的網,就能沖出心中的迷惘,到那時,你會發現,那時的天空格外的美!
南方日報訊; “地震等重大事件發生后的心理干預,不同于日常事件的心理咨詢,沒有接受過心理應激、心理創傷等相關干預培訓的心理師不要輕易上陣,以免因干預不當,對受災人群造成"二次傷害"。”曾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兩次親赴災區進行心理創傷干預的深圳五星級義工、心理專家隋雙戈博士昨日提醒說。
“我感覺這次政府和各方參與地震救援的部門都明顯比汶川地震有經驗、有效率和有序得多,"散兵游勇"少了,有組織的救援多了。”“與上次相比,各界對震后心理干預的認識已不可同日而語。五年前人們對"心理創傷"還沒有概念,但現在已經有大量專業人士出現,"心理援助"也出現在各級文件及預案中”。
不過,隋雙戈也提醒一些災后心理援助的亂象不可再現。“由于當時有大量不同來源、背景的心理援助隊伍涌入,出現了一些不太好現象,比如在交通相對便利的地方,同一批災民可能一天內會經歷多支心理援助隊伍的輔導,導致"過度醫療",而偏遠地區的災民又缺少心理援助;一些不具備心理應激干預、心理創傷援助等專業能力的人只是一心想著救助,但卻忽視了救助效果,反而在心理疏導中增加了服務對象的痛苦,甚至發生二次創傷。”
“持續支持比暫時熱鬧更有力”“心理創傷干預在地震發生后就可以馬上介入了,并分階段進行不同的援助,但請記住:持續支持比暫時熱鬧更有力!”隋雙戈說,5年前的汶川地震發生后,受災人群處于應激早期和搶救、重建的關鍵期,心理需要還在其它需要之后,各地“心理援助”人員潮水般地涌入。但沒多久,“心理援助”人員又潮水般地返回各地,這導致半年后應激障礙各種癥狀高發期、自殺頻現,“心理援助”資源卻捉襟見肘。
“災后心理干預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可以通過多種形式提供持續支持。相關管理部門統籌謀劃、調配資源、持續管理的頂層設計格外重要。做為實際工作團隊,可做的有發放科普宣傳資料、聯系方式;提供進一步的個別咨詢或轉介服務;培養、督導當地心理應激干預服務力量等,增加服務對象的安全感與控制感。”
每個障礙,都有解決的辦法跨越,或者鉆過,或者繞開,或者突破。當一個人有勇氣從黑暗中抬起頭來,而向光明大道走去,他后面便不會有陰影了。你所經歷的困境、磨難、失敗都是獲得成功的必經之路,勇敢吧,去挑戰他們相信自己,你會成功的!
下一篇:每個人都有三種“自我狀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說話小習慣 暴露你的健康隱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