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南寧市民黃先生在社會摸爬滾打了7年,終于在去年和妻子貸款在柳沙買了一套三房兩廳的房子。夫婦倆每個月的工資一共4000元左右,但每月的月供將近2500元。為了還貸,夫妻倆平時節衣縮食,不敢旅游、不敢走親戚、不敢去飯局,連孩子也不敢要。由于壓力太大,黃先生面容憔悴,總感覺心煩意亂,妻子心理也經常煩躁不安,以致家里的氣氛很壓抑,夫婦倆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夫妻關系格外緊張。
按國際通行看法,月收入的1/3是房貸按揭的“警戒線”。即便按照我國2004年9月發布的《商業銀行房地產貸款風險管理指引》,借款人房貸支出與收入比也宜控制在50%以下。但南寧有的家庭月負債還款額超過家庭月收入50%以上,已經影響了家庭生活的正常品質。在如今的買房大軍中,出現像黃先生類似情況的不在少數。
在巨大的住房壓力面前,一些房奴因為房子問題產生焦慮感,甚至有部分人由此引發諸多病癥和社會問題。專家提醒,房奴要注重心理調理,以健康的心態面對生活。
廣西民族醫院心理醫師莫勵華介紹,患心理疾病的房奴以40歲以下的人群最為常見,當中又以“80后”尤為明顯。由于“80后”生活環境普遍寬松,沒有像上一輩的人一般經歷過較大的生活壓力,因此心理承受能力較為薄弱。一些人士跟風進行超前消費,導致后期還貸壓力大。在面對長達數十年的月供負擔時,房奴就容易產生焦慮、煩躁心理。
莫勵華介紹,房奴可以通過以下方法緩解心理壓力:第一,尋求社會支持,比如向親朋好友、心理醫師訴說等;第二,進行適合自己的合理的宣泄方式,比如運動、種花等。如因焦慮影響工作、生活、身心健康,房奴需及時就醫。
廣西某高校社會學教授覃老師說,目前眾多年輕人推崇超前消費,房奴問題是一種值得警惕的社會風險。購房者貸款買房要量力而為,有的購房者喜歡與人攀比,超出自己的經濟能力買房,結果造成生活質量下降,家庭矛盾不斷。合理擺正自己的心態,才是遠離房奴心態疾病的最好辦法。
(梁子豪)
下一篇:學會心理暗示 生活并不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男孩鼻子里的秘密 看整容心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