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讀過俄國偉大作家果戈理的《死魂靈》的人,絕不會忘記他塑造的吝嗇鬼潑留希金的形象。潑留希金家道殷實,農奴上千,是個上流地主,但他住的卻是農奴的小屋,破破爛爛,荒涼蕪穢,低矮昏暗。他的穿著打扮像個乞丐,脖子上的“圍巾”,“說不上是舊襪子還是腰帶”。他吝嗇得出名,就是破銅爛鐵,一片破衣裳,也要揀起來送到自己的庫房里去。別人忘在外面的東西一到他手里就是他的。他走過的路,不用打掃,因為什么東西對他來說都是寶貝,都要揀回家。像這樣吝嗇的藝術形象,除了破留希金之外,還有莫里哀的阿巴貢、巴爾扎克的老葛朗臺。這些藝術形象的共性特征就是本身都很富有,但卻自私、貪婪、吝嗇、刻薄,為了金錢和財富連對自己的親人也鮮情乏義,是個典型的守財奴。像這樣吝嗇的人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不難找到他們的蹤影。有句俗語說:“鐵公雞一毛不拔”,就很生動地描畫了這樣的吝嗇者的形象。那么這種吝嗇是出于怎樣的心理因素呢?
吝嗇是一種心理變態的結果。是凡吝嗇的人,他們或是從小受窮,飽嘗生活的辛酸,深知物質財富得來不易,對什么東西都備加愛護;或是家里管教特嚴厲,控制花錢,只有靠自己節儉或動手積累才滿足需要。應該說這本來是一種無可厚非的心理品質,可是當這種心理品質受到自私心理的驅使,發展為極端化以后,就走向了反面,不擇手段地聚斂財富,甚至為了物質財富而變得卑鄙齷齪,疏離了精神,淡化了親情,成為典型的心理變態。
以潑留希金為例,他曾經是個克勤克儉的當家人,有妻室兒女,鄰里關系也非常和諧,常常去他家串門吃飯,聆聽和學習他的持家之道和精打細算的本領。可是,他的夫人去世后,煩瑣的操心事落到他的身上,他開始有些不知安寧,后來逐漸多疑和吝嗇起來,變成了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尤其是大女兒的離家出走,兒子違背他的意見進入他最討厭的軍隊和小女兒病故之后,揪心的刺激,孤獨的生活使他變得狼一般地貪婪,“在他身上,人的感情本來就不濃厚,現在一分鐘一分鐘地枯竭下去”,終于成了一個吝嗇狂。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潑留希金的行為模式已經表現出不同于常人的強迫性人格障礙。所謂強迫性是指他的反常的吝嗇行為是被一種莫名其妙的力量所強迫、所驅使,甚至明知道這種觀念、行為是可笑的,但仍然無法擺脫。這種人格障礙的病因,目前尚無一致的觀點,有人認為是大腦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所致,有人認為是心理沖突和心理壓抑的結果,特別是與童年時期的不合理教養和不合理刺激有關。日本的山田直樹則認為:“強迫觀念癥并非基因于身心過勞等外部刺激而發生,而是因為不快感情之病的刺激性亢進所引起之一種特發性疾病。”總之,它是由于某種焦慮心理的不斷強化,逐漸形成條件反射,進而成為行為模式的。
對于吝嗇這種強迫性的心理障礙,主要是進行解釋性心理治療,幫助患者認識吝嗇的性質和危害,分析其人格缺陷和所產生的不良影響,鼓勵其消除精神負擔,把精力和興趣引導到有意義的活動中去。如在唐山大地震時,人們從倒塌的房屋里爬出來,慶辛沒有死,對什么東西都不再心疼。他們只想好好地吃,好好地活,覺得一切都是身外之物,什么東西也沒有生命重要。當時我有個鄰居平時以吝嗇聞名,地震后她像如釋重負一樣,整天大魚大肉地吃,不僅全家都吃得胖乎乎的,就連她自己也不象以前那樣病秧秧地了。以這樣的教訓來啟迪吝嗇者,對他們的省悟是有幫助的。
(梁子豪)
下一篇:海外華人白領心理“亮紅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三高”老人最愛玩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