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心理學問卷被用于心理學實驗,同時配合心理生理學儀器,比如腦電圖(EEG)或者腦磁圖(MEG)。實驗人員讀出試卷上的問題,受試者的生理反應被探測并記錄下來。
形形色色的測試層出不窮,它們告訴你是屬于哪一類人,說不上準確,卻很有趣。相反,學院派的心理測試編寫起來要復雜得多,做起來也很需要耐性。
如果你的面前有一個嬰兒,你想首先摸他的哪個部位?選項包括臉頰、手、腳丫和肚子。
“肚子。”
“你的戀愛可能會謹慎過度,導致進展速度緩慢得像烏龜。”
這情節你我都不陌生。時下,五花八門的心理測試題遍布我們的生活,各種心理報刊、娛樂雜志附送的小別冊、社交網站上的投票活動、或是門戶網站上跳出來的網絡對話框,它們在問你:“呶,你選哪個?”
很多人也樂于做各種各樣的心理測試用以消遣。從主題到選項五花八門,你盡可以把嬰兒的肚子換成其他各種禽鳥或走獸,甚至一把水壺、一盞臺燈或一只花瓶。揭曉的答案有時在意料之外,有時又在意料之中,它不聲不響、卻權威般地為你總結:因為選擇了一組數字“7105”,它認為我想結婚。甚至,我選擇從陌生的吉普賽人手中抽取一張紅心撲克牌,他會告訴我:我未來的伴侶是位比我年長的辣妹!
我們都是測試狂
“測測你是《奮斗》里面的誰?”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間辦公室里,黃端坐在電腦前,點開頁面。《奮斗》是時下正紅的一部青春偶像劇,劇中有不少外形搶眼又個性十足的80 后。
依次答完了包括“作為前男友/ 女友,你還會去他家喝可樂嗎?”“你買股票賠了還是賺了”在內的15 道題,回車,結果出來了:“華子”(劇中角色,對朋友極盡寬容的男孩)。更詳盡的分析是:“你這樣的人經常從一個避難所逃到另外一個避難所,總是被命運推著走,回頭又不能接受命運。”
作為心理測量專業的博士生,黃端坦言遇到這類題目也會忍不住做做看,權當放松。一位寫手曾這樣形容趣味性的心理測驗:“如果說這些題目也像一次考試,那考官下發考卷時就需要聲明——這不算真實成績。”
海衣(網名)一直強調這些心理測試的娛樂價值,這篇人氣頗高的“《奮斗》測試”正是出自她手。海衣是新浪星座頻道的特約作者,不過她更愿意將自己比作一位設計游戲的工程師:“我的設計,是為讓大家盡情歡樂。”
海衣把趣味性的心理測試和專業測試比做可樂和感冒糖漿——都是水質,可以解渴。但后者具有醫療效用,而前者主要用來滿足感官享受,而可口可樂最初也是由感冒糖漿衍生來的。100 多年前,美國一家生產感冒糖漿的藥房中,糖漿里被誤加進了蘇打水,結果誕生了一種可口的碳酸飲料,這便是日后風靡全球的可口可樂。
一個流傳甚廣的治感冒偏方是“可樂煮姜”,很多人覺得效果不錯。同樣,趣味性的測試題目中,也能窺到些專業測試的影子。雖然只是游戲,海衣和她的同仁依然用心。如果讀者反饋不佳,她們會集體研究,對題目和分數段的設置進行修改。“可樂可能也有一些相關療效,但更多還是滿足人的感官享受。我很清楚這一定位,并沒有把可口可樂當成感冒藥來賣。”
除非有心理學的教育背景,我們一般稱之為“心理測試”或“小測驗”,少有人會提起“心理測量”這個看起來更專業的名稱。但在黃端看來,“心理測量”和“心理測試”不過是名稱不同。日常所見的趣味性測試,確切地說正是心理測量的一種——“人格測量”。
一份測試可不可靠,要以“信度”來衡量。信度即多次(至少相隔兩周以上)進行同一測試,所得到結果的一致程度。比如上面的“摸嬰兒”,就像一份“戀愛速度量表”,不同選項代表答題人在“慢——快”這一維度上的差異。但這份量表的信度有待商酌,假如某人選擇“摸嬰兒肚子”,兩周后,也許就憑著一時心情摸了嬰兒的“臉頰”或“小手”。如此,測試的信度便不理想。
除了信度,效度是另一個衡量測驗的指標,效度就是測試的有效性。在黃端看來,就像量長度要用尺、稱體重要用秤,假如用尺子測體重,效度自然不佳。除非進行了成千上萬次的試測和修訂,誰能證明“摸嬰兒的肚子”和“戀愛速度緩慢”有什么必然的聯系呢?
趣味V.S 專業
當然,那只是調侃。一套合格的量表至少應包含5 個條目(5 道題目),或者題目涉及的每個維度至少包含3 個條目。
“心理測量不可能根據一個題目就下結論。”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系張厚粲教授認為,趣味性測試終歸不是科學的心理測驗。“一套測驗從編題開始,需經過取樣、試測、修改、數據計算、制定常模等一系列手續,再按心理測量學原理和統計方法技術檢驗其信度、效度等指標,那是一項很復雜的工作。”
上世紀40 年代,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S·R· 哈薩維和J·C· 麥金利編制了一份量表,以區分精神疾病患者和普通人,這便是著名的“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簡稱“MMPI”。這份包含了500 多道題目的問卷流傳使用至今,已經歷了5 次完善。上世紀70年代末,我國開始對MMPI 進行研究并修訂,形成了一個中國版本。
在其中一個老版本中,包括“我早起的時候,多半覺得睡眠充足、頭腦清醒”,“我每個星期都要拉一兩次肚子”,甚至“有時我真想摔東西”,“我想當一名歌唱家”??這些條目都來自初期心理學家對社會各個階層的走訪,以開放式訪談為主,收集并匯總來的信息,確定下基本的項目庫(題庫),而后選取對象進行第一次試測。
第一次試測很重要。若將題目的編制比做雕刻,那么第一次試測相當于大刀闊斧的“鑿”。對幾百人試測后,會刪除一些有缺陷的項目,比如很多人不回答,或得分比較集中、區分度不理想的題目。經過第一次的試測,一套問卷便初具形態。
而后,用統計軟件進行因素分析,探索出問卷中待測的維度。上世紀80 年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科斯塔和麥克萊提出了“大五人格模型”。在這套被眾多心理學家公認為最有前途的人格描述模型中,研究者從語言學的角度將所有描繪人的詞匯聚類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劃分出5 個維度因素:外向性、情緒穩定性、宜人性、責任性、開放性。像開朗或沉悶就可被歸入“內向——外向”這一維度。
接下來便是修訂——試測——修訂的循環,直到各維度上的得分合乎數學上正態分布的標準。就像大多數的測驗中,總是少有人獲得滿分或零分,而大多數人集中在中間的平均分數段,在坐標圖上構成一個開口向下的“鐘”型曲線。此時的測驗便基本令人滿意,并可以依照統計結果制定出常模,以供將來的測驗進行對照。
常模就像附在測驗后的“標準答案”,對照分數后可以推斷受測者的分析結果。以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為例,它包含有十余個量表,分別與疑病、抑郁、精神分裂等指標相關。受測者根據第一反應選擇“是”或“否”,而后進行計分。以“社會內向”這一量表為例,分數越高,則說明受測者的性格可能更為內向、守舊、易緊張。而在“輕躁癥”這一量表中,分數高則可能意味著更擅長交際、沖動、樂觀等等。
黃端認為,和普通測驗不同,心理測驗的分數高低與結果優劣并無關聯。“我們僅僅告訴受測者,你的人格在某一維度上的表現處于何種位置。一般來說,心理測量不做價值判斷。比方說,關于‘求知動機’的測量中僅僅是告訴受測者,是哪種動機促使他求知欲旺盛,但對他們的學習成績好壞不做判斷和評價。”
(楊玉龍)
精彩推薦 權威調查:5%畢業生想過自殺 強檔測試:你最迷戀哪種女人? 心理學家為你解析十大夢中“鬼” 最實用:從睡相看能看出人的潛意識 揭謊!娛樂圈大牌明星都是說謊精 職場攻略:怎樣從小動作看穿上司心思 他不行是你錯?男人下半身壓力源于女人 暴強!如今的大學生為減壓去裸奔下一篇:為何孩子網癮這么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女人起床5個小習慣暗示內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