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愛好不是我的自尊
人物:小武/女/1981年生人
愛好:滑板
青年心理》:你的主業與愛好有關系嗎?
小武:我開網店,工作與愛好沒什么關系。
《青年心理》:從什么時候開始迷上滑板的?
小武:十五六歲的時候吧。那時候北京特流行玩滑板,有一天我去東單逛街,看見馬路邊有幾個孩子在玩兒,覺得特帥。心想,女孩兒玩滑板應該更拉風吧(笑),于是我就開始學。
《青年心理》:愛好所需的經濟投入來自哪里?
小武:剛開始是從牙縫里省,那陣子上中學,每天的早飯、午飯都在外面吃,我就把老媽給的飯錢省下來買滑板、買服裝,要好久才能買一件。后來自己賺錢了,一個月收入1000多,五百交老媽,五百孝敬滑板。
《青年心理》:滑板最讓你著迷的地方是什么?
小武:分階段的。最初純粹是玩兒的樂趣,就覺得這個游戲好玩兒。后來有一階段參加了一些比賽,小有名氣了,玩兒滑板成了我炫耀自己的一種手段,覺得靠它賺人眼球挺爽。現在是第三個階段了,又重新回歸了最初玩兒滑板時的感覺——動作花哨不花哨、別人叫好不叫好,都不重要,關鍵是自己開心。
《青年心理》:在第二個階段,你把滑板當成實現價值感的方式了。
小武:可以這么說。小時候我學習成績不好,大學沒上,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用老媽的話說就是“失敗的作品”,從小就沒什么自信。現在終于有一件事(玩兒滑板)能讓我比別人強,人家能夸我,那我當然在這件事上尋找成就感咯。
那陣子特瘋狂,“江湖”上關于我的傳說很多。如果別人說我會騰空了,那我就一定要練會騰空加轉體,這樣下次當眾表演時才能鎮他們一下。現在想來,當時就純粹為了別人的一句話而練滑板,完全失去了最初的樂趣。
《青年心理》:現在覺得更輕松一些?
小武:當然,愛好其實越簡單越好,如果靠它賺錢得獎,那么就沒那么好玩兒了。
《青年心理》:滑板是一項有危險的運動,為了這個愛好也付出過代價吧?
小武:小腿上的疤現在都在,蹲下太猛就會鉆心地疼。2002年,我去上海參加了一個比賽,受傷了,現在很多高難度的動作已經不能做了。其實,我倒要感謝那次受傷,否則我可能還停留在“為別人而玩兒滑板”的階段。
《青年心理》:這個愛好給你性格上帶來了哪些改變?
小武:比從前自信了,更積極,愿意挑戰很多高難度的事情。
愛好與主業相輔相成
人物:鄭/男/1979年生人
愛好:心理學
《青年心理》:你的工作與心理學有關嗎?
鄭:我是做銷售的,經常要與人打交道,這也是我學習心理學的誘因吧。
《青年心理》:學習心理學之后對你的工作有幫助嗎?
鄭:有一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案例。有一次,我負責推銷新型產品,但是有個目標客戶很難搞定,我打電話或者登門拜訪,她都統統拒絕。后來我就借用了點兒心理學的知識,先送了一個舊型產品到她們公司,承諾免費使用。緊接著我又義務為他們提供了很多專業咨詢,取得她的信任,最重要的是,她已經開始覺得“欠”我點什么了。最后,我才正式向她推銷我們的新型產品,而她馬上就答應了。其實這就是心理學中很簡單的一個理論——登門檻效應。
《青年心理》:學以致用,讓愛好把生活變得更美好。
鄭:是的。但是愛好這東西也要慎用,有時候過度了,不但沒有好作用,反倒會有壞效果。有一段時間我特別迷心理學,各個流派的理論、大師恨不能倒背如流,見人就跟人家侃這些東西。
剛開始,還有幾個朋友聽說我學了心理學,主動打電話對我傾吐心事,讓我幫他們療傷。我當然樂此不疲,抓住人家就說個不停。現在知道了,這其實是很不專業的做法。但當時我自己太癡迷了,所以沒有發覺,別人都聽得厭煩了。最搞笑的是,到后來朋友都不敢給我打電話了,我還主動打過去給人家講道理。
《青年心理》:想要把愛好跟別人分享。
鄭:對!這是很多愛好者的共同心態。但是,我想提醒大家,想要分享可以尋找與你志同道合的組織,而不要隨便抓個人就要求人家跟你分享,畢竟,人家的愛好不是這個。你看,本來心理學是教你搞好人際關系的,我卻因它而把關系搞糟了。
《青年心理》:經歷了那個階段之后,現在對心理學有了更深的領悟?
鄭:應該說還在繼續學習吧。愛好的樂趣不就在于一輩子不停地探索,不斷發現新鮮東西嗎?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