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很多人對于面子十分的看中,也就是所謂的死要面子活受罪。這種類型的人無疑生活是更加的辛苦的,并且對于大家的心理健康也是有很大的影響的。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夠克服害怕沒面子的想法呢?
現在對于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來說,最普遍的"恐懼"其實來源于怕失面子。無論是婚姻感情,還是經濟事業,父母親戚對自己的期待,以及自己對自己的期待,都和自身發展之間有一定的差距。我們怕的,其實是面對這種"很沒面子"的局面,這才是"恐歸族"真正的心魔。
如果"期待和發展有一定差距",這意味著"恐歸族"都發展得不夠好、不夠成功嗎?顯然不是。問題不在于"發展",而是在"期待",尤其是自己對自己的期待。中國人對自己的評價相對較低,傾向于"自我批評",總是認為自己不夠好。然而用在"恐歸族"身上就造成了過分的不自信,甚至產生了"怕沒面子"的想法。
如何克服"恐歸"心理呢?心理治療的"認知療法"中有這樣一條理論:造成我們"心理痛苦"主要不是外部事件,而是我們對這事件的認知(信念、看法、觀念等)。所以要想改變我們的痛苦和消極想法,主要應先轉變我們對事件消極的認知(往往是"非理性認知")。
"如果不夠成功,回家一定會很沒面子"其實是一個中國文化中的典型非理性認知。而正確的想法應該是這樣的:
第一,誰說回家就一定沒面子了?這只是你自己的設想。
第二,自己認為自己"不夠成功"并不意味著一無是處。難道成功就只是升職加薪、有對象嗎?
第三,就算沒面子結果并不至于如此糟糕。過年從四方回來的親戚們圖個開心熱鬧,誰還會真的在意你的功名利祿?
大家在生活中應該經常反思自己,尤其是對于愛面子的人來說,上述的三個問題是大家需要思考的,我們在生活中其實不應該過多的關注別人對于我們的想法,而是應該活出屬于自己的精彩,讓自己生活更加快樂。
下一篇:看藍色風景有助緩解壓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預防完美主義心理的四個妙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