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過夢境,當然,其中也是有好有壞的。盡管夢不是什么現實,但是,據心理研究者稱,有的時候,人如果情緒不好的話,可以用夢境來緩解,醒來之后心情就會變得非常好。那么,夢境真的如此神奇嗎?還有什么別的作用呢?
夢境的奧妙
睡著覺做著夢也能學習,這不是做夢。先從睡眠階段講起。睡眠的一個周期有兩個時相:非快速眼動睡眠期(NREM)和快速眼動睡眠期(REM)。REM期眼球快速運動,做夢正酣;不過夢并非REM期特有,NREM期也有零星的夢境,只是沒有前者的鮮活生動。
夢境有回放功能,如果你剛玩過滑雪游戲,在隨后的NREM期可能會夢見滑雪。大腦掃描研究也顯示,清醒時大腦神經元的活動模式在隨后的NREM期會重現。REM期夢境也會反映先前所學,只是表現得有點變形--滑過雪后可能不會夢見雪,而只是從山上沖下來。
除了回放,更重要的是夢對記憶的鞏固、整合和分類。回放當天的5-7天后,相關夢境可能又會出現。人們猜測這是由于海馬區(qū)整合短期記憶以將之變?yōu)殚L期記憶在大腦皮層儲存下來的過程中,整理時的記憶碎片會在夢里呈現,織出一個個荒誕離奇的故事。碎片出現的順序或許反映了大腦如何將記憶分解成片段再整合存儲的。大腦在加工信息的過程中甚至會翻舊賬,找出新的經歷與故人故事的關聯。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我們會夢見多年不見的朋友或地方。
目前尚不清楚哪一時相的夢執(zhí)行了什么樣的功能。有人認為NREM期的夢主要是鞏固記憶,而REM期夢境則能整合記憶,將新經歷融入我們的記憶庫里。可是也有人提出了截然相反的假說。不管真相如何,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兩種夢對學習記憶都頗有裨益,夢見先前學習內容的人們,之后會有更好的表現。
做夢可以調節(jié)情緒
人們清醒的時間越長,越容易被生氣或憂慮等負面情緒影響。此時如果來個小憩,做做夢,會使人們對負面情緒沒那么敏感,情緒也更加積極,但只有REM期的夢才有效。不過在記憶鞏固時,REM期的夢似乎格外偏愛帶有負面情緒的那些。聽起來不妙,卻不一定是壞事。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如果記不住,何以長智?此外,研究者們也認為,做夢時回放那些不愉快的經歷,同時免于親身經歷時的生理和情緒變化,可以使得我們接受那些經歷,最終放下。經歷過痛苦的人們,所做的夢也格外生動,畫面感強,夢中記憶也更清晰,這或許也反映了大腦是在如何艱難地接納和整合這些信息。
拉什大學的羅莎琳·卡萊特(Rosalind Cartwright)在1960年開始跟蹤研究那些經歷了離婚、分離或喪親之痛的人們,發(fā)現經常夢見痛苦經歷的人能更好地應對以后的生活。因此,失戀后一時難以接受怎么辦?多做幾個夢吧。高度情緒化的夢,最終會撫平我們情緒上的傷痕。可惜的是在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者身上這一過程會失效,他們做夢時也會伴隨強烈的情緒反應。
如同記憶處理一樣,REM和NREM期的夢在調節(jié)情緒方面也可能角色不同。從不同的時相醒來的人們敘說的夢,其性質大有不同。NREM期的夢帶有更多友好元素,而REM期里人們夢見的未知和威脅因素更多,負面情緒更強。這里引出了噩夢的進化學解釋。
前文我們已經說道,夢境也是有好有壞的,我們當然不希望每天都做噩夢,但是,我們又不能阻止噩夢的來臨。其實,噩夢也是有一些積極作用的,有的時候做噩夢能夠激發(fā)出人的潛能,也可以起到一種調節(jié)的作用。
推薦閱讀:總是粗心大意該怎么辦
下一篇:驚!女孩過于矜持也是一種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得了強迫癥以后應該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