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汶川大地震爆發后,災區人民用勇敢與堅強書寫了感天動地的篇章。災害過后的半年多里,不少干部群眾存在焦慮、恐懼、抑郁等心理癥狀,成為全國人民的又一牽掛。為此,團中央、衛生部以及各省相關部門多次派出心理康復專家志愿團、心理干預醫療隊、心理援助行動分隊,為災區人民撫平心靈的傷痛。
于是,抑郁癥等心理疾病再次引起公眾關注。
其實,抑郁癥自古有之,一直困擾著人類。早在公元前2600年,古埃及文獻就提到抑郁癥。古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把抑郁界定為一種氣質類型,稱為“憂郁質”,它并非某一種類型的人獨有,一般人或多或少都具有抑郁的潛質,正如具有愛、焦慮、痛苦的潛質一樣。
在《荷馬史詩》中,抑郁的心情被喻為“苦惱的烏云”。而在《圣經》里,抑郁癥被喻為“正午的惡魔”。中國古代文獻對此也早有提及,三國時期嵇康所著《養生論》載:“精神之于形骸,猶國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喪于外,猶君昏于上國亂于下也?!?/p>
社會發展到今天,生活節奏快了,競爭更加激烈了,人們的思想負擔不斷加重,抑郁癥發病率升高,患者與日俱增。一個人得了抑郁癥,小到家庭、單位,大到社會、國家,將受到揮之不去的困擾與壓力。
究竟如何讓這種“藍色的憂郁”不再彌漫,不再成為讓社會不安的頑癥呢? 實際上,必要的心理求助是強者的行為?;颊邞3至己玫男膽B,認識到抑郁癥只不過情緒在發燒、打噴嚏,只要跟心理醫生敞開心扉,主動跟家人、好友坦誠溝通,加之適量的藥物治療,病就一定能治好。
患上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藏著掖著,貽誤最佳治療期,甚至釀成苦果。當然,衛生部門應普及宣傳相關知識,引進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培養一批業務精湛的心理咨詢師和心理醫生,出臺改善公眾心理健康的措施,大力發展精神衛生事業。
更為重要的是,全社會要消除偏見,援手溫暖那些陷入困境的不幸者。印度的德蘭修女曾經說過:“饑餓不單指沒有食物,而是指愛心的渴求;赤身寒冷不單指沒有衣服,而是指人的尊嚴受到剝奪;無家可歸,并不單指無棲身之所,而是指受到排棄和譴責?!?絕大多數抑郁癥患者不愿公開病情,有的向單位請假看病,謊稱得了別的病,開藥回來,也是背著人偷偷地吃。
這間接說明,社會上很多人對抑郁癥認識不足,將它誤認為神經衰弱、精神分裂,對患者抱以冷眼或歧視,背后傳播流言蜚語,讓那些本已傷痕累累的心靈雪上加霜,不敢袒露自己的苦悶。
因此,人們必須拋棄那副視抑郁癥患者為異端的有色眼鏡,尊重他們的人格,與其平等相處,并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給予真誠的關心和呵護,讓他們自愿跳出樊籬,打開心鎖,一訴衷腸,感受到人間的美麗和真愛,找回生活的勇氣。 讓我們一起加油,奉獻關愛,幫助抑郁癥患者告別那方憂心忡忡的“灰度空間”,重新沐浴那久違了的燦爛的陽光!
下一篇:誰也不會總當你的創可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什么懲罰方法讓孩子心服口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