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從出生到現在,有沒聽過音樂的人嗎?平時生活中常常見到,即使五音不全的人,音樂也是有很大的魔力的,所以很多時候,音樂是放松心情,調節壓力的必備良藥,音樂從古至今一直存在,有著不同的形式。從心理學角度而言,音樂對心理治療有著積極的作用,那么現在就來了解一下心理治療的音樂療法吧。
年輕人似乎任何時候都愛戴著耳機在聽音樂,連溫習的時候沒有音樂他們說“過靜”,無法專注讀書。我們年少時也一樣地走過,其實不分年紀,音樂對人類的情感有著牽動的作用,所以音樂是最好的治療工具。
當胎兒在母體內,醫生會教未來媽媽多聽柔和的音樂,讓嬰兒感到安靜、舒暢,將來性格或會更溫馴。幼兒玩具不少都會播放音樂。兩、三歲的孩子,會聞歌起舞,踏腿搖身。長大一點的孩子,一下子便能熟記音樂旋律,瑯瑯上口。然后是在享受浴室高歌的暢快,直至成年。
我們快樂想唱歌,憂傷也哼歌。不同的樂曲,對人的感情起著不同的影響力,可令人情緒激昂、歡欣莫名;也會使人悲從中來、惹上千絲萬緒。西方宗教的崇拜會詠唱圣詩,讓教徒對神起著同一的詠嘆尊崇心;佛教也有唱經,讓信眾進入同一境界的清靜。沒有同一信仰的人,在搖滾樂演奏的露天地方,數以千計的人可以為樂曲而感動吶喊。一首好的樂章,可以打動幾代人的心。
婚禮上有《結婚進行曲》;生日宴唱《祝壽歌》;西方追思儀式有令人垂淚的《Amazing Grace》。
就是音樂對人的情緒起著如此神奇的效用,現代心理治療師都積極以音樂作為心理治療的媒介,以不同的樂曲去打開心靈受創者的心扉,讓他們釋放壓抑及畏縮的感情,從而改善心理問題。
香港也有心理治療師在協助患過度活躍癥、自閉癥或各類情緒問題的兒童時加入音樂元素,讓他們更容易放松自己,表達內心世界。
所以當你的孩子、親友情緒不安時,讓他們聽首輕音樂,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信現在你已經對心理治療的音樂療法有所了解了,其實生活中當你開心或憂傷時選擇通過音樂來調節心情,這也是一種心理健康治療很好的表現,如果你有這種習慣,就好好的堅持下來吧。當然如果自己無法簡單的通過音樂來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心理的話,那就要尋求醫生,選擇適合自己心理的音樂。
推薦閱讀:感覺郁悶時該怎么辦
治心病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心理學家的神奇減壓心得
下一篇:遭遇心理創傷 如何應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心理專家解讀黃金睡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