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4年7月~2009年3月間,我所收集的委67例70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的調查、分析。調查對象均患有以下病征之一或者以上:高血壓、冠心病、慢支、潰瘍病、糖尿病、腦卒中、腫瘤等。
1.2 研究方法 調查內容包括一般情況,并采用自行設計的焦慮抑郁量表進行調查,共計8條,主要包括:抑郁情緒;焦慮情緒;社交情況。采用0~3 級評分法,3 分代表“幾乎所有時候”;2 分代表“大多數時候”;1分代表“有時”;0 分代表“根本沒有”。總分越高,表明心理反應程度越高。問卷調查讓患者分別在術前1d、術后2周、1個月、3個月、6個月不同時間段進行填寫,發放調查表時說明填寫注意事項,對不認識字患者由專人負責解釋,幫助記錄。調查結果輸入SPSS 10。0 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心理反應值用x±s 表示,各時間段不同術式患者心理反應值比較采用t 檢驗,同一術式患者各時間段心理反應值比較采用方差檢驗。
2 結果
70%以上的慢性病老人需要家人的心理保健方面的引導,25%的老人需要醫院方面的心理保健引導。入院時間在2周時心理反應值最低,與其他時間段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 < 0.05)。其中對自己病情的悲觀是患者心理障礙的主要因素。
下一篇:心理治療能對分娩起鎮痛作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睡懶覺會帶來哪些壞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