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醫生,幫幫我,今年我不能再考不上了?!庇浾咴隰吣洗髮W附屬第一醫院心理咨詢室遇到了愁容滿面的復讀女孩熙若。
19歲的熙若學習成績一直不錯,本應已是一名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可在去年2、3月份備考期間,熙若突然莫名地緊張、焦慮起來,經常感到心慌、胸悶,并開始連續失眠,嚴重影響了備考復習。結果,一模、二模都考過580分的熙若,高考只考了520分,沒能上本科線,只好選擇復讀一年。熙若的復讀生活一直都很正常,可就在臨近高考前一個月,焦慮、緊張的情緒又再出現,并且伴有頭暈、手腳乏力,在教室里覺得很壓抑,必須坐到課室最后一排,才能稍微緩解。
“這兩個來月,情況類似熙若的考生,我每周至少要接待三個”暨大附一院心理科的黃濤醫生對記者說。
黃濤醫生介紹說,前來做心理咨詢的考生大多數的壓力來自家長。望子成龍的父母在挖空心思地照顧孩子生活起居,緩解考試壓力時,常常無意中營造了讓孩子更為緊張的氣氛。比如,孩子在房間里復習,家長便輕手輕腳地走路,在客廳會客聊天也變得輕言細語,電視也不敢開;動不動就問孩子學得怎么樣?有沒有進步?餓不餓?
有的家長還會說:“爸媽拼命賺錢都是為了供你上大學,你還需要啥盡管說?!边@些關心的舉動反而會加重孩子的壓力與反感情緒,有的孩子甚至會滋生罪惡感,認為自己是家人的負擔??忌呛苊舾械?,父母首先要以平常心處理有關高考的問題。孩子整天在學校被壓力籠罩,如果家又成為另一種壓力源,就可能使孩子身心失衡。營造輕松的家庭氛圍,減輕孩子的心理負擔,對孩子進行“心補”,是家長的首要工作。
考生本人一定要注意加強和同學的溝通。調查顯示,50%-60%的高三學生在考前都會有程度不同的緊張、焦慮情緒。當考生發現其實大家都感到很緊張時,自己的緊張情緒就會得到緩解。同學之間的交流還可以起到互相幫助,找到適合自己減壓方法的作用。另外,學校和老師也應該因人而異地指導,鼓勵考生與考生之間、考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幫助每個考生找準自己的定位,制定適合自己的目標。全方位、多角度保護考生的自信,對考生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專家提醒:當考生的焦慮、緊張情緒嚴重到影響正常的生活、學習時,應盡快地到正規醫院找??漆t生做心理咨詢。心理醫生會通過悉心地交流和一些放松訓練給考生減壓。當醫生識別考生的緊張、焦慮情緒與明顯的抑郁癥聯系在一起時,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給考生服用適量的抗焦慮、抗抑郁類藥物,使可承受壓力已高達臨界點的考生及時分解壓力,正常迎考。
下一篇:考試是一場心理戰 和自己心理戰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高考“狀元” 到底是誰的最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