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一.為探明文字特性與LD亞型閱讀障礙發生有無關聯,我們通過自
行研制的閱讀理解測驗、符號補缺實驗和蒙譯詞匯測驗(PPVT)等對
蒙古族漢族兒童進行了測試分析。研究證實蒙漢兒童學習母語的進程及
水平十分接近,對兩種文字(表音和表意)的形態、讀音、視聽辨別未產
生差別,并且在統一診斷標準下兩民族兒童LD的篩出率也無顯著性差異。
二.為探明兩民族兒童語言優勢腦半球的認知特征異同點,采用半
視野速示技術結合自行設計的靶標信號對蒙漢族兒童進行了測試分析。
結果,兩民族兒童語言優勢半球側化程度不一致,發現單漢字具有右腦
參與的特性(年齡越低越明顯),漢字形態編碼特征影響雙語兒童的認知
加工,以蒙語為母語的蒙古族兒童語言優勢腦半球的側化程度甚于漢族
兒童等。
三.應用繪人實驗改進型評定標準對LD兒童進行了系列測試分析。
分析發現LD兒童具有低于WISC-R的繪人IQ傾向,視覺空間結構不良,
表象能力發展遲緩;這些不足不僅限于大腦功能障礙,而且還與LD兒童
潛在的人格特質有密切關聯。這對糾正已往單純注重功能訓練而忽視人
格矯治的治療教育觀有借鑒作用。
四.我們應用聯合型瑞文實驗、Benton視覺保持實驗(VRT)、
Machita觸覺辨別實驗等對漢族LD兒童進行了一系列神經測試,探
明了我國LD兒童某些認知特性:
(1)我國LD兒童一般智力因素(G)存在缺陷,尤其突出表現在歸納和
演繹推理不及正常兒童;雖在Eysenk人格問卷(EPQ)上得分接近正常兒
童,但他們存在明顯的低自尊水平;
(2)漢族LD兒童右腦半球也存在認知缺陷,表現為比較刺激增加和
時間延遲時其兩手觸覺辨別成績明顯不及正常兒童,并表現在左右兩手
間差異明顯小于對照組;
(3)LD兒童視覺保持能力低下,在VRT上表現為圖象變形、位置錯誤
、遺漏、持續、旋轉等錯誤,表明存在短時記憶障礙,視結構能力障礙
和視運協調困難;這些是我國漢族LD兒童書寫和視覺辨認障礙的主要神
經原因。
五.我們由國外引進利腦實驗系統,并采用自行設計的靶標結合速
示技術對LD兒童進行了測試分析,結果顯示漢族LD兒童在任何檔次上均
表現為圖象選擇趨勢,時間越短該趨勢越加明顯。表明LD兒童優勢側腦
半球功能存在低激活表現,據此提出LD的神經機制為“優勢側腦功
能激活不足”的假說。
下一篇:家教不當致青少年心理障礙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淺談注意力不集中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