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壓力來源初探
分類: 學習問題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fā)布 : 09-29
閱讀 :285
如果說精英教育下的大學生是作為“天之轎子”的優(yōu)勢存在,那么大眾化教育下大學生只能作為普通的一員而存在,隨便到大街上伸手一攬都是大學生,“天之轎子”的優(yōu)越感已經(jīng)淡化,照理來說作為普遍存在的一種現(xiàn)象,大學生所面臨的壓力應該有所降低才是,可社會積習而成的對大學生的過高期望卻沒有因此而淡化,大學生所面臨的壓力依然不減反而有所增強,那么,大學生所面臨的壓力都有哪些來源呢,同樣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我將從自身以及身邊的事例進行粗劣的分析。
我認為,大學生所面臨的壓力主要有以下來源:生活壓力,學習壓力,前途壓力,自我認知壓力
?。ㄒ唬?生活壓力
生活作為人類存在的一種狀態(tài),大學生作為人類的一員存在,首先要面臨的是生存問題或者說是生活問題。大學生處在學校與社會的交接點,已經(jīng)或多或少的接觸了社會,面對社會和學校之間存在的巨大差距,難免有種不知所措的感覺,可畢業(yè)要走向社會又不得不使他們必須做好面對社會的心理準備,在這種差距之中去面對,無形之間產(chǎn)生了一種壓力。
大學生從生理和心理上都已經(jīng)趨于成熟,情感生活不可避免的要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大學生接觸生活相對較少,初涉感情之河,對他們來說難免感到有點局促,緊張,對自己的不自信,對對方的不他(她)信,經(jīng)濟上的拮據(jù),精力上的不充裕,感情和學業(yè)的沖突,感情的出路問題(畢業(yè)等于失戀?!),老師同學的看法,父母的不贊成或者反對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他們的戀愛心理,使得處在戀愛中的大學生進退為難;而沒有進入感情時候的單身一派卻也是不甘寂寞,在為自己的感情構思著千百種不期而遇的可能,感情對他們來說似乎是想拿不敢拿或者是拿不起,而心理又放不下這難解的結,時刻為感情奔赴的人同樣是左右為難!這其中的壓力不言而喻。
人際交往作為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良好的人際關系能讓人學習生活各方面都如魚得水左右逢緣,相反,沒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常常讓人感到局促不安,不自信甚至自責,愈是這樣就愈容易退縮以致進入一種惡性循環(huán)而不能自拔。所以大學生都有意無意的要加強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可是鑒于自身的性格習慣不可能每個人都能應用自如,人際交往上的一些錯綜復雜的關系網(wǎng)難免讓人感覺撲朔迷離不知所措。大學理宿舍是個集體生活的場所,來自五湖四海大江南北的人聚集在一起,由于民族風俗,生活習慣甚至語言等等的不同,在日常的相處中難免磕磕碰碰,小矛盾在所難免,如何處理好這點常使處于這一關系中的大學生都要為著能左右平衡而努力而漸感壓力。
?。ǘ?學習壓力
大學生作為學生,學習是天職。經(jīng)歷了高考的黑色星期天,走過了萬馬穿行的獨木橋,多多少少會感覺大學應該是一個自由輕松的象牙塔童話世界,可是上了大學隨之而來的英語四六級,計算機等級以及方興未艾的考研熱考博熱出國熱,等等這些大小不一的考試讓他們又回到了為考試而奔波的時代,特別是如今學分制的普遍流行,重修以及隨之而來的重修費成為了廣大大學生談虎色變的問題,學習好的學生要爭取獎學金,要不斷的趕超自我趕超別人,不斷得給自己制定更高的要求,學習不怎么好的要為考試通過而拼搏要為60分而努力。特別是英語四六級計算機等級等今后就業(yè)的過門招牌成為眾人追逐的目標,本科就業(yè)前景不佳考研熱的不斷升溫又給處于學習壓力中的學子加上了一個沉重的包袱----我該不該考研究生?!即使權衡利弊的學生仍然會受到周圍老師同學的影響甚至會改變最初的選擇。。。。。哎,大學生也還是學生,學生的學習壓力就從來沒有減少過!
?。ㄈ?前途壓力
不管大學生來學校的目的是為了真正學到相關專業(yè)知識,還是為了混張文憑,就業(yè)對他們來說都是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近些年一方面是大學的不斷擴招擴建,一方面是企事業(yè)單位的不斷精簡縮員,下崗失業(yè)現(xiàn)象不斷,去年還沒找到工作的落難大學生急于趕上這躺原本擁擠的班車,今年成百萬新畢業(yè)的大學生又一擁而入的涌進人才市場,舊問題沒有解決新情況蜂擁而至,使得這個原本負荷重重的彈丸之地又要承受新的沖擊,可沒辦法畢業(yè)了就得就業(yè),用人單位不斷抬高招聘要求又使得原本困難重重的大學生雪上加霜。所以每年的人才市場從來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ㄋ模?自我認知壓力
這應該是個心理學上的定義,就我個人理解應該是一個自我認識,自我定位的問題。我覺得最了解的人應該是自己,可最不了解自己的人也應該是自己,這是個矛盾的命題。站在自我的角度看待自身難免會有失偏頗,感情與理性到底誰占上風就因人而異了,而要客觀的給自己一個準確客觀的自我定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大學生沒有就業(yè)之前普遍會對自己有個過高的估計,一旦真正進入了社會站在就業(yè)大軍的隊伍當中就會感到明顯的實力不足,這種落差多少會造成心理上的緊張。。。。。。。
以上分析,因為是針對大學生的壓力來源,難免更多的是負面內(nèi)容。其實大學生作為一名生理心理上都已基本成熟的個體,對待壓力都會有自己的應付方法,這也是大學生要不斷提高自身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話又說回來,適度的壓力也是一種動力來源,如果正確處理好這些困饒著的學習生活的壓力,當是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銀杏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