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缺損多動障礙與學習障礙有關系嗎?
分類: 學習問題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3-26
閱讀 :406
由此可見,我們應當重視伴隨著注意力障礙同時出現的學習能力落后,學習障礙與注意力缺損多動障礙是一對孿生姊妹,經常是形影不離、相互重合。
那么,有多少注意力缺損多動障礙兒童也同時具有學習障礙呢?這方面的研究一直不太準確。最近美國的學家綜合了近15年來的17個調查研究,發現研究結果變異極大。重合率從最低的18%到最高的60%。這可能與人們對學習障礙的診斷標準理解有差異有關。平均來說,可斷定約有三分之一的注意力缺損多動障礙兒童是一個學習障礙者,也就是每三個ADHD兒童中有一個LD。而注意力障礙同時兼有品行障礙的兒童,比同時患有學習障礙的比率更高。研究還表明,不兼有多動的注意力障礙兒童更有可能具有學習障礙。我們可以用下圖來表示注意力障礙與學習障礙的重合率。
研究表明,許多學習障礙兒童同時表現出注意力缺損多動的行為,他們患有注意力缺損多動障礙的比率是普通兒童的7倍。學習障礙兒童中同時具有注意力缺損多動障礙的人數要比注意力障礙中患有學習障礙的人數要多得多。
那么,學習障礙和注意力缺損多動障礙有無因果關系呢?誰對誰的影響更多一些?,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長期追蹤研究,但最近有幾項研究表明,注意力缺損影響學習成績而不是相反。
佛格斯等人1992年對新西蘭777個10到12歲的兒童的閱讀成和注意力缺損多動障礙的關系進行了研究,他們動用結構方差模型分析了閱讀成績落后與閱讀成績的因果關系,結果表明,12歲兒童組,注意力缺損多動障礙對閱讀成績具有妨礙性影響,而閱讀能力對注意力缺損的影響不能肯定。注意力缺損多動障礙似乎部分地引起了閱讀成績落后。但研究者指出,在其他年齡階段,不一定存在著這種關系。
羅威等人1992年用同一方法研究了閱讀成績與注意缺損多動障礙的因果關系。提出了兩個解釋模式:第一個模式假定,雖然家庭文化背景、對閱讀的態度和家庭中的閱讀活動對閱讀成績具有一定影響,但注意力不集中對閱讀成績具有一個直接的、妨礙性的影響。第二種模式假定,注意力不集中與閱讀成績存在著相互影響。研究選取了澳大利亞5092個兒童,分為四個年齡組;5-6歲組,7-8歲組,9-11歲組和12-14歲組。分別進行了教師評估、自我報告評估、教室中注意力集中情形的測驗、家庭文化背景和閱讀成績測驗。結果表明,第一個模式更為合理,教室中的注意力集中情形對閱讀成績具有直接影響,而學生對閱讀的態度和家庭中的閱讀活動,對閱讀也有一定影響。注意力不集中對于閱讀成績落后影響更大一些。下面是有關閱讀成績的影響因素的變異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