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從1977年的高考恢復了之后,中國的高等教育發展的很快,大學擴張的很快,學生的人數增長很多。全國的大學已經超過了2000所了,大學生的人數已經超過了兩千萬,至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面,到底怎么樣呢?學術界、教育部和社會廣大人民都在討論,意見很多,但是還沒有客觀的研究數據出來。
我們的研究發現,我國大學生在上述9類心理問題上的得分在 逐年減少,也就是說,心理健康水平在不斷改善。其中,偏執、人際關系、抑郁、敵對這4個方面的心理問題,得分減少的幅度最大,其他方面的得分也明顯下降。 但是,不同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變遷模式不同。在過去20多年里,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主要體現在大一以后的高年級學生身上(大二、大三、大四), 而大一學生在這一歷史時期的心理健康水平基本保持穩定。這說明,可能是大學教育和大學環境的改善,導致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而這種改善是“需要時 間的”。對于大一新生而言,大學教育和校園環境的作用還未能體現,等至大二及更高年級方能顯現其積極作用。
此外,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主要是由重點大學 (“211工程”所含的百余所高校)學生引起的,普通大學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5年來雖然有所上升,但幅度不如重點大學明顯。較之農村生源,城市生源大學 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較高,改善速度也快。男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速度高于女生。總之,在過去25年里,重點大學學生、城市生源學生、大學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提高更為明顯;相比之下,大一學生、非重點大學學生、農村生源學生、大學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有限。這一結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特別是政策參考價值。
大學生是我們國家的重要人才,資源,通過一些手段來提高大學生的心里健康是教育部門的重要任務,我們相信,也希望看到在國家的努力下以及各部門的領導和重視下,全體學生的心里健康水平能夠繼續改善,希望大學生的心里素質能有飛躍性的提高。
下一篇:學生犯錯 老師應理性分析引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暑假在家 如何培養孩子自主學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