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抑郁癥是現代人常見的心理疾病,很多白領們都深受此病的困擾。雖然抑郁癥是如此的普遍,但是大部分人對于抑郁的了解卻不多,甚至有人連自己是否屬于抑郁也不知道,更別提如何去預防和治療自己的抑郁心理了。其實認識抑郁的方法有很多,這次小編就通過外國專家的一個小實驗來幫大家認識一下抑郁。
心理學家Seligman(1975)曾經做過一個實驗,把一群狗關在籠子里面,每當它們掙扎試圖逃離的時候就電擊,一天之后,即便把籠子打開可以很輕易地逃離,65%的狗也不會逃離了。它們只是趴在那里,嗚嗚做聲。Seligman認為,人抑郁時的被動和退縮也是這么學習到的,稱之為“習得性無助”。
但是人畢竟不是狗,后來,Seligman自己修正了他的觀點,認為人的思想在抑郁中起到了作用。因為發現很多人在無助的情景中也不會抑郁。
抑郁者的思維模式有三大特點:內在性(“這都是我的錯”)、穩定性(“不管我怎么努力,事情都不可以改變了”)、概括性(“抑郁會影響到所有的事情”)。但是,這種把抑郁完全歸結于內心的觀點又受到了挑戰。因為有上述思維模式的人不見得都會出現抑郁,如很多佛教徒,他們不但不抑郁,相反是比較樂觀的。所以,即便你的思維有內在、穩定、概括的特點,你也可以成為一個不抑郁的人。
人會變得抑郁,不僅僅是因為環境是無助的,而且也是因為人的內心感覺“無望”。Abramson, Metalsky, & Alloy (1989)發現容易無望的人往往會認為著她的生活中會有重大不幸發生,在悲慘的情況下沒有改變的希望。Metalsky & Joiner(1992)發現這些人有這樣的思維模式:
(A)認為壞事情是不可避免、無法控制的。
(B)從不好的事情得出自己不好得結論。(如“我考試沒考好,這說明我這個人沒有價值。”)
(C)假設一件不好的事情會在以后導致其他不好的事情的發生。
即便你的性格內向,即便你的性格具有內在、穩定、概括的特點,這不意味著你就會抑郁。不要說:“我就這樣了,一輩子都要憂郁。”
抑郁、悲觀的你和樂觀者的性格不是完全不同,相反,你們可能是完全同樣的性格。只要你能夠把你的性格特點用在保持希望上面。比如說,發生好的事情的時候,用你通常的思維模式來考慮,“這件好事情都是我造成的。這件好事情會導致以后更多的好事情出現,會影響到所有的事情。不管我怎么努力,好事情都不可以改變了。”
看了以上內容,你對于抑郁的了解是否又多了一些呢。試想一下,如果你是實驗中的狗,你如何將自己變成遠離抑郁的一群呢?其實很簡單,給自己一張紙,記錄下生活中美好的事情,然后照著上面的方法來幫助自己靠近希望。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閱讀:談談你所不知道的抑郁癥常識
下一篇:吃帶來的抑郁要小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細說最容易患憂郁癥的人群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