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抑郁癥是導致自殺的元兇嗎?抑郁癥患者的自殺百分率占所有自殺者總數的10-30%,甚至高達半數。抑郁癥患者的自殺率高于一般人口的50倍,抑郁癥患者中約15%最后死于自殺。因此我們了解、識別抑郁癥,對于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預防自殺悲劇的發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抑郁癥是導致自殺的元兇。抑郁癥是屬于情感障礙的一類精神疾病,至今發病的原因尚不明確。它的生物學特點是:腦脊液中5-羥色胺的代謝物5-羥吲哚醋酸(5-HIA)的水平偏低。低5-羥色胺與攻擊性和沖動性有關,可預測自殺風險。
抑郁癥是導致自殺的元兇。抑郁癥的主要癥狀表現為:①情緒低落。對自己在常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過失難以釋懷。對過去的事情常常后悔;對眼前的任何事情不感興趣;對未來灰心喪氣,沒有一點信心。②思維遲緩。感到大腦像生了銹一樣轉不動,反應遲鈍,思考問題困難。③行為動作明顯減少。懶言少語,做任何事情缺乏心理動力。輕型抑郁癥患者會覺得心情壓抑,無愉快感,本人和周圍人常常認識不到是病態,尚可堅持學習和工作,約占抑郁癥總數的10%-20%,他們的自殺往往被看作非疾病人群。重型抑郁癥患者可表現為精神運動性激動或遲滯,自責、自罪,以及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
抑郁癥是導致自殺的元兇。抑郁癥患者自殺的病態心理機制:①絕望。除嚴重的抑郁可導致患者絕望外,某些癥狀(如失眠、腰疼、胸口疼等)治療無效也可引起絕望;②自責甚至罪惡妄想。患者認為由于自己的過錯導致許多人遭受痛苦,只有以死來謝罪。③在自責的基礎上,有“丑惡嘴臉”(自責、自罪的抑郁癥患者抽象地刻畫自己)可發展到具體的外形丑惡,感到面孔變形(丑形恐怖),從而產生輕生念頭。④急性應激促發。
下面給大家介紹兩例因抑郁癥自殺的個案:1993年3月9日,在周圍人沒有任何預感的情況下,大眾公司總經理方宏墜樓自殺令人痛惜不解。方宏于1956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愛好散文隨筆。在他任職期間,由于成績顯著得到了上級的信任和群眾的愛戴。事業上的成功伴隨而來的是心理上的壓力。他為“振興中國足球基金會”籌資1000萬元尚有1/4未到位,深感肩上的重荷與艱難。他為官清廉,不徇私情,嚴格要求自己,壓在心頭的理性包袱愈發沉重。夫人是上海某醫院眼科主任,是方宏的賢內助,當時剛查出患了癌癥。諸多壓力和困擾,他本來已超負荷運轉,抑郁癥又悄悄襲來,最后奪走了他的生命。大眾公司德方副總經理說:“理解方宏的痛苦,是理解所有抑郁癥患者的痛苦”。
我曾經在我中心門診部接診過一位男性、53歲的抑郁癥患者。他當時是一位外貿公司的干部。他叔叔曾因患抑郁癥自殺。當時他表現有典型的抑郁癥癥狀,被診斷為“抑郁癥”。我當時力勸他住院治療,但他不能接受。他告訴我:“我曾經多次出國,在工作中小有成就,是個有頭有臉的人。我絕對無法接受以一個精神病人的身份住到精神病醫院。”他僅同意門診服藥治療。一個多月后,他的抑郁癥狀加重,他經常向家人表示:他想離開這個世界。但他的家人看到他那麼理智,不相信他說的話是真的,所以只是準備送他住院。不幸的是:他還等不到住院,就在家上吊身亡。
盡管抑郁癥與自殺關系密切,自殺風險率較高,但我們去尋找抑郁癥的臨床特點,并加以利用,就非常有利于預防自殺的發生。
抑郁癥是導致自殺的元兇。自殺意念在抑郁癥中亦屬多見,約占82%。抑郁癥患者在輕生前半數會將消極觀念告訴他人,多為直接表達。如果患者的這些消極言行能引起周圍人的重視無疑對預防自殺有關鍵性的作用。
抑郁癥是導致自殺的元兇。失眠是抑郁癥的常見癥狀,但在基層醫院往往不能識別抑郁癥,而給患者僅開鎮靜藥服用,因不能改變癥狀,可導致患者絕望。(對治療失去希望)因此對于抑郁癥患者的失眠癥狀不能等閑視之。需要及時準確的診斷,并給予抗抑郁藥物和有效的鎮靜劑。
抑郁癥是導致自殺的元兇。一般情況下,抑郁癥的嚴重程度與自殺風險成正比。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自殺在抑郁癥狀改善后發生或在自殺之前抑郁癥狀突然改善。對這一現象的解釋是:抑郁癥狀改善(但非痊愈)后患者活動自如(抑郁癥嚴重時精神運動遲滯,患者無法行動),自殺得以付諸實現。所以一般認為抑郁癥出院一年后自殺率最高。
抑郁癥是導致自殺的元兇。希望借今年九月十日第八個世界預防自殺日之際,呼吁全社會重視并提高識別抑郁癥的能力,促進身邊的抑郁癥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診治,以盡量避免自殺悲劇的發生。
下一篇:驅散心靈抑郁多和同事聊聊天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抑郁癥更像高血壓得長期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