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患者抑郁情緒由不良人際關系造成
分類: 抑郁癥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9-30
閱讀 :383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記者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市安定醫院等部門了解到,本市精神疾病的發生率逐年上升,其中一半抑郁患者的致病原因是搞不好人際關系,同時存在抑郁癥狀的青少年增多。專家提醒,警惕10種抑郁癥報警信號,要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MmD愛康網 - 愛健康
MmD愛康網 - 愛健康
據統計,自2004年起到醫院就診的各類精神疾病患者每年均呈上升趨勢,今年比去年同期又上升了10.6%。據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監測資料統計,本市每年報告新發各類精神疾病患者近3000例,其中大部分病例為精神分裂癥和抑郁癥患者,有肇事肇禍傾向的重癥病患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MmD愛康網 - 愛健康
MmD愛康網 - 愛健康
人際關系影響半數患者 MmD愛康網 - 愛健康
MmD愛康網 - 愛健康
專家提醒警惕“十信號” MmD愛康網 - 愛健康
MmD愛康網 - 愛健康
人們通常所說的抑郁其實包含三層含義,即抑郁情緒、抑郁綜合征和抑郁癥。一般來說,在普通人身上發生的短暫抑郁現象是壓力超負荷時的信號、是人長時間面對壓力的必然反應,這些壓力可以來自工作、家庭、社交以及休閑娛樂等各個方面。市一中心心理衛生醫院對應診的數百位抑郁患者進行的分析表明,一半以上病人的抑郁心理是由于人際關系不良造成的。 MmD愛康網 - 愛健康
MmD愛康網 - 愛健康
專家提出應當警惕以下一些報警信號:經常為一些小事,甚至無端地感到苦悶;對以往的愛好,甚至是嗜好,以及日常活動都失去興趣,整天無精打采;長期失眠,尤其以早醒為特征,持續數周甚至數月;總是感到自卑,經常自責,對過去總是悔恨,對未來失去自信;總懷疑自己有大病,不斷進行各種檢查,但仍難釋其疑;記憶力下降,常丟三落四;無明顯原因的食欲不振,體重下降;經常莫名其妙地感到心慌、不安;脾氣變壞,急躁易怒,注意力難以集中;社交活動減少,不愿與親友來往,甚至閉門索居。以上10條,若有一條特別嚴重,或數條同時出現,就很可能是抑郁癥發作的征兆,一定要提高警惕。 MmD愛康網 - 愛健康
MmD愛康網 - 愛健康
“抑郁癥”青少年有增加 MmD愛康網 - 愛健康
MmD愛康網 - 愛健康
“家教”不當是主要原因 MmD愛康網 - 愛健康
MmD愛康網 - 愛健康
青少年不應是抑郁癥的高發人群,但存在抑郁癥狀的中小學生數量也越來越多。市安定醫院青少兒心理門診調查顯示,本市8-15歲學生中雖然抑郁癥真正發作的病例很少,但抑郁心理存在卻較為普遍。接受調查的516名學生中有15.1%有抑郁心理,某些表現和抑郁癥狀類似的學生所占比例為6.6%,抑郁癥已經發作的學生所占比例為0.4%。 MmD愛康網 - 愛健康
MmD愛康網 - 愛健康
調查結果顯示,15歲年齡組和12歲年齡組存在抑郁心理的更多,分別達到25.8%和22.2%,主要是因為這兩個年齡組的學生處于初中三年級和小學六年級,升學、課業壓力大。安定醫院青少兒心理門診孫凌醫生表示,粗略估算,該門診每月接診超過1500名青少年患者,幾乎所有兒童心理問題的成因都與家長不當的培養方式有關。 MmD愛康網 - 愛健康
MmD愛康網 - 愛健康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為孩子提供充分的心理準備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要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注意花時間傾聽孩子說話,也要舍得花時間陪孩子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以平等的態度與孩子談心、交流。 MmD愛康網 - 愛健康
MmD愛康網 - 愛健康
MmD愛康網 - 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