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型抑郁癥更危險
分類: 抑郁癥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10-31
閱讀 :410
在人們的印象中,可以用來形容抑郁癥患者的詞語無非是“垂頭喪氣”、“無精打采”、“思維遲鈍”、“滿面愁容”、“情緒低落”等,而很難把“抑郁”與“微笑”聯系在一起。但在我們的生活中,的確有不少人患上“微笑性抑郁”,尤其是在白領階層。
專家認為,這是經常發生在都市白領身上的新情況,屬于“微笑性抑郁”。患者盡管內心深處感到極度痛苦、壓抑、憂愁和悲哀,外在表現卻若無其事,面帶“微笑”。這種“微笑”不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而是出于“工作的需要”、“面子的需要”、“禮節的需要”、“尊嚴和責任的需要”、“個人前途的需要”?!拔⑿π砸钟簟背R娪谀切W歷較高、有相當身份地位的事業有成之士,特別是高級管理和行政工作人員。有些人錯誤地認為患抑郁癥是種恥辱。擁有這種觀念的人特別多,即使是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白領和管理人員也不例外,出現抑郁的早期癥狀時,這些人往往甚至還更抵觸,他們總認為只是自己情緒不好而已,根本算不上病,更別說是得了抑郁癥這種要去精神病醫院看的病。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有自殺企圖的重癥抑郁患者為了實現其自殺的目的,有意識地掩蓋自己的痛苦體驗而強作歡顏,以此逃避醫務人員、親友的注意。重癥抑郁患者情緒突然“好轉”、心情“豁然開朗”可能是一個危險的征兆,應高度防范自殺。這些“微笑”的患者,“微笑”過后是更深刻的孤獨和寂寞。他們的行為具有表演性質,與他們的情感體驗缺乏內在的一致,而難以表現其“真我”的一面。
針對這種情況,治療應采取以生物治療為基礎,輔以心理治療和其他各種治療的方法。生物學治療主要是以抗抑郁藥作為治療基礎,心理治療是輔助治療的手段,這種心理治療的輔助治療手段可以在疾病當中、治病之前和治病之后,但是它必須有一個前提條件,要在抗抑郁藥這種生物治療的基礎上使用才更加有效。
來源:大眾衛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