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在老年精神科門診碰到這樣一位病人:他在服用一種改善心肌供血的藥物的過程中,出現了胃部不適,病人認為是這種藥物對胃部造成了刺激,并由此擔心得了大病,因緊張、焦慮、心情郁悶而來診。盡管反復檢查未發現器質性問題,但抑郁、焦慮情緒卻與日俱增。還有一位病人主訴全身疼痛及各種不適,病人表現緊張恐懼,坐臥不安,擔心自己活不了了,惶惶不可終日,疼痛發作時大聲叫喊,滿地打滾,以致企圖自殺。他曾就診于多家綜合醫院及疼痛門診,沒有發現明顯的陽性體征,癥狀卻無明顯改善。我們應該如何認識這些癥狀?
第一位病人所表現出的是疑病癥狀。據報道,60歲以上的老年抑郁癥中大約有1/3的病人以疑病為首發癥狀。疑病內容常涉及消化系統癥狀,胃腸不適、便秘是此類病人最常見也是較早出現的癥狀。病人常以某一種不太嚴重的軀體疾病開始,表現出對正常軀體功能的過度注意,對輕度疾病的過分反應,應該考慮到老年抑郁癥的問題。另外,許多否認抑郁的老年病人表現為各種軀體癥狀,而情緒障礙很容易被家人忽視,直到發現老人有自殺企圖或行為時才到精神科就診。因其抑郁癥狀被軀體癥狀所掩蓋,病人往往否認自己有抑郁癥的主觀體驗,或將情緒低落歸咎于軀體問題。諸多的軀體癥狀可表現為:(1)疼痛綜合征。如頭疼、胸痛、背痛、腹痛及全身疼痛。(2)胸部癥狀。胸悶、心悸。(3)消化系統癥狀。厭食、胃腹不適、腹脹、便秘。(4)自主神經癥狀。口干、手顫、出汗、周身乏力等。此外,睡眠障礙也是常見癥狀,常常成為病人就診的主要主訴內容。再有,激越癥狀也常見于老年人,并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焦慮激越往往是比較嚴重的抑郁癥的繼發癥狀,也可能成為病人的主要癥狀。上面第二位病人表現出來的就是軀體癥狀和焦慮激越癥狀。
可見,老年期抑郁癥的臨床表現有其獨特之處。典型的抑郁癥表現不難識別,如悶悶不樂、愁眉不展、興趣索然、反應遲鈍、少語少動、消瘦、悲觀絕望等。但是,同其他許多疾病一樣,不典型的表現仍然很多,尤其在老年期,易被誤診或漏診,甚至造成嚴重的后果。據國外報道,老年人有55%的病例在抑郁狀態下自殺。老年病人一旦決心自殺,常比青壯年病人更堅決,行為也更為隱蔽。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