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不是很重要?答案是肯定的。作為子女不能單純的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或者只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往往忽略了他們心理的健康。老年人是否能幸福的度過他們余下的日子,是很重要的。請重視老年人的心理保健,認真的仔細閱讀以下的問題。
一、確立生存意義 人貴有自知之明,老年人也一樣。孔子自稱:“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兩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反映了孔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活到老,學到老,使得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斷發展,從不惑、知天命、耳順一直到從心所欲,老年人應客觀地意識歲月不饒人,不能逞強,也不應把自己貶得一無是處。雖然社會和家庭不再是靠老年人來支撐,但也不是老年人已經沒有用了。讓老年人發揮余熱,老年人不僅應老有所養,也要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
二、適度腦體運動(運動食品) “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老年人參(人參食品)加各種體育運動能增強自己的體質,克服或延緩增齡所帶來的各器官功能的衰退。當然運動也不能像年輕人那樣去進行劇烈的運動,而是根據自己的體質和興趣,有選擇地、有規律地進行運動。
運動不僅指的是體力運動,也指的是腦力運動。跑步、打球、爬山、太極拳等是體力運動,下棋、打牌等則是腦力運動,適當進行腦力運動能延緩大腦功能的衰退,能有效地延緩記憶力的減退、思維能力和精力等高級心理功能的減退。
三、加強人際交往 離退休后影響老年人心身健康(健康食品)最大的恐怕就是與世隔絕,把自己封閉起來,因為這樣會加快老化過程。世界上有許多男性在進入領養老金時,卻出乎意料地不久就死亡,在德語中的一個術語“養老金死亡”(PENSIONERUNGSTOD)指的就是這種情況。
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大多數的男性(男性食品)把自己與自己的工作聯系在一起,離退休后失去了工作就等于失去了自己、失去了人生的目標、失去了身心健康、失去了經濟獨立,特別是失去了與家庭社會的聯系,情緒壓抑、苦悶、悲觀,把自己關起來不出門,越這樣就越失去生活的勇氣,甚至停止了作為一個真正的人的生活,這時候,實際上死亡就已經開始了,或者說已是部分死亡的活死人了。
只有走出家門,加強人際交往,才能克服“養老金死亡”,找到生的意義、生的樂趣。 四、家庭和社會的關心 老年人和未成年人一樣,需要家庭和社會的關心。生病時需要照顧,經濟困難時需要救濟,上公共汽車時需要“老弱病殘孕專座”,老年人再婚時也需要子女的理解和支持,臨終時需要子女和親人在身邊并握著自己的手。
對于老人來說,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擺在他們面前,就是面對死亡。如果子女能夠了解了老人的心理,通過溝通,把老人心理的恐懼疏散掉,將會給他們帶來一個圓滿的結局。老人跟孩子一樣,需要家人的關心,需要社會的幫助。
下一篇:退休老人如何走出心理誤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中年男人的心理恐懼 不能忽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