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隨著人口的老齡化,社會形態的不均衡,越老越多的老人,也產生了各式各樣的心理問題,所以我們應該更多的關心老年人,讓老年人有一個美好的晚年時光。
(1)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有位心理學家說過,“感覺是一種主觀東西,而生活就是一種感覺。人以什么樣的態度感覺它、對待它,它就以什么樣的姿勢回報你,只要你熱情、積極、樂觀、進取、你的生活就將充滿陽光。”宜興善卷洞中有一個鐘乳石,從這方面看像駿馬,而從另一方面看又像只綿羊。生活中的事情也如此。從一個角度看,用積極的觀念看就可發現其積極的意義,從而使人走出心理困境。把半空的玻璃杯看成半滿的,這對于我們的生活是十分有利的。
(2)活到老學到老。要防止心理老、空虛和無聊,首先須讓老年人具有好奇心和上進心。好奇心是追求新事物、學習新知識的心理動力,啟發好奇心的有效措施是組織老年人學習。老年人要了解自已在生理及心理上可能發生的諸多變化及適應方法。對老人易患疾病、意外事件以及心理困擾也要有認識,然后才能自我預防和治療。所有的了解和認識都是學習和結果。據研究,適度的學習對延緩衰老,尤其是延緩心理衰老很有益。
(3)老有所用、老有所樂。雖然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人在生理上應服老、不要做自已力不能及的事,但在精神上不能服老、怕老,要老當益壯,老有所用。老人可做一些力所能及、自己擅長而又不很緊張的工作,使精神有所寄托,人生價值得以體現。勞動,包括腦力勞動,能鍛煉神經系統,而游手好閑對神經系統有害。一些健康有趣的愛好,如書法、繪畫、攝影、集郵、釣魚等,都能使人做老有所樂。
老年人心理問題主要就是閑出來的,所以要是真的關心老人就應該給老年人一些他們想要的東西,讓他們能夠真的老有所樂。
下一篇:老年人的自我調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老人在面對死亡時是什么心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