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人們常說“老小老小”,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老人有時候其實會像小孩子一樣,越發的感性,一件小事情就有可能影響老人一天甚至好幾天的情緒,特別容易將壞情緒堆積在心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老年人活的是什么樣的心態?
1.怕死。每個人都希望長壽,可面對衰老又很難心靜如水。有些老人畏懼死亡,不敢探視病人,甚至一個素不相識的鄰居的死訊都會令他們心有余悸。
“老人,活的就是一種心態”,死亡既然是生命的必然,也就沒必要過多害怕了。那里的老人大多在看書、玩牌、看電視。醫生說,這里大多數人的生命都只剩1個月左右,但他們還在享受人生。老人一定要讓自己的晚年生活豐富起來,比如讀老年大學,與有共同愛好的老伙伴們在一起。生活充實,才能忘憂。
2.孤獨。人老了很容易感覺孤獨、空虛、被冷落、被遺棄。特別是現在許多年輕人離開家鄉打拼,導致空巢老人越來越多。他們常會整日守著電話,或對著空屋子發呆;想讓孩子多陪陪自己,或者多打幾個電話聊天,但又怕影響孩子的工作。
老人要有愛好,如種花養魚、吹拉彈唱、書法繪畫、集郵寫作、河邊垂釣等,這樣會大大降低孤獨感。還可以參加社區的老年俱樂部,多跟朋友訴苦解愁、互相安慰勸解。
3.暴躁。去年,廣州地鐵4號線一老人因搶座位與人發生打斗事件,受到廣泛關注。生活中,不少老人由于自身社會角色的轉變,自卑感增長,常因一些不順心的事大動肝火。
要保持凡事不斤斤計較,不患得患失的心態。晚年要做到三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從實際出發,對自己和他人不苛求,保持和善、平靜、知足的心理。
4.抑郁。老年人離開工作崗位,收入相應減少,社會地位也發生了變化,常常會留戀過去,這會導致老年人抑郁心態的產生。他們會因衰老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無用之人,認為自己是兒女或老伴的拖累,經常自責、自卑、自憐和自貶,甚至喪失生活的興趣。
其實,長壽的老人大都胸襟開闊、心態平和,生活自由自在。“心胸窄,憂患多;心胸寬,人快活;人快活,疾病躲。”老年人不妨每天讀書看報,每天有事干,精神有寄托;起居有規律,睡眠有保證;凡事順其自然,這樣能很好緩解抑郁的心理。
5.多疑。有的老人面對別人的關懷和幫助,常會懷疑是不懷好意,有時一件小事都會琢磨、猜忌很久。老人多疑有生理和心理的多重原因。一方面,老人耳朵聽不清、眼睛看不清、記性也不好了,會對事物產生疑慮;另一方面,社交變少,心態調整得不好,也會導致老人多疑。當聽到自認為不好的話時,老人切不要馬上憤怒地責備別人,而是要對生活現狀做個反思,看看是不是自己的生活和心情出了問題。
6.疑病。有些老人因身體不好而多疑,常表現為無病也疑,有病更疑。疑病的人對常人感覺不到的身體變化或疼痛也都會有所感覺,甚至對心臟跳動、胃腸蠕動等的變化也能感覺到。
這種病癥是老人常見的心理問題,作為子女也應該更關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帶老人去醫院檢查檢查。如果醫生經體檢確定身體沒病,老人就不要杞人憂天,努力的照顧好自己。如果每天還是唉聲嘆氣的,子女應該帶老人去醫院心理科看看,得到及時治療。
下一篇:哪些心理不利于老人身心健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中年時期有何心理特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