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更需要“精神贍養”
新華網上海10月5日專電(王蔚、胡芳)“十一”黃金周,出游、逛街、聚餐、休閑,人們以各種形式放松心情。但是,在長假里不應忘記年邁的老人,他們也希望兒孫們能?;丶铱纯?。
在西安一所大學上學的冬冬回上海過“十一”黃金周,他的日程表安排得滿滿的:和女友一起外出旅游、參加朋友婚宴、逛數碼廣場選購筆記本電腦、與高中同學聚會賞月等等,卻沒有為撫養過他的奶奶留下一點兒“探訪”時間。
記者從上海民生敬老院了解到,“十一”黃金周期間,這個敬老院的350位老人中只有20余位老人被兒女接回家過節,其他老人都呆在敬老院里。上海民生敬老院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敬老院的350位老人中,超過90%的老人都有子女,而且大多還不止一個。除了春節被家人接回去的人數稍微多一點,其他節假日接老人回家過節的并不多見,特別是在黃金周,并沒有太多人對老人進行更多的關注。
上海大學社會學系胡申生教授指出,對于老人來說,他們也應該是享受黃金周的一個成員。老人并不需要物質上給予多少,而更需要“精神贍養”。兒女們幾句叮嚀,幾句問候,帶他們去附近一些地方走走看看,他們就會非常滿足。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心身醫學科李春波博士介紹,目前上海85歲以上的老人患有癡呆癥的約占24%,孤獨老人患抑郁癥的也在增加。兒孫如能主動與老人交流談心,對緩解癥狀十分有益。
胡申生教授認為,黃金周是子女對父母進行贍養的一個大好時機,特別是在大城市,年輕人應該利用黃金周長假,補上對老人“精神贍養”這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