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中老年人辛苦地幸福
2006年的央視模特大賽近期倍受觀眾矚目,其中47歲的辛福阿姨,憑借著堅定的信心、獨特的魅力、完美的表現一路過關斬將進入總決賽。47歲雖然是參賽選手中最大的,甚至可能比某些選手的媽媽年齡還大,但它讓辛阿姨在評委面前表現得更出色,點燃了現場觀眾的激情,打動了評委,最終闖入13強。總決賽中辛福帶著腳傷完成了復雜的舞蹈,卻因出場順序上小的誤差而遺憾的被淘汰出局。但是觀眾為她的精彩表現而數次鼓掌。
最后評委點評的時候,問道:“您已經很累了,是嗎?”辛阿姨點了點頭。這一句話讓我思考了很多。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想,辛福參賽實屬無奈之舉,毫無疑問她是幸福的,但也是如此地辛苦。老話講歲月不饒人,47歲已經是步入中年的人,而腳傷和激烈緊張的競爭已經說明這種比賽不太適合中年人參加。正是辛福參賽反映出現在的社會針對中老年人精神活動太少。如果社會上有很多適合中老年人參加的文化活動的話,辛阿姨也許就不會把參加模特大賽作為主要的精神追求了吧。實質上近幾年風靡全國的超女等全國選秀中不斷出現的大齡人群參賽的情況就已經說明了這種問題。
我國已經逐漸步入老齡化國家,“銀發城市”正在成為未來城市的發展趨勢據有關數據表明,上海這座最現代化的城市至少有20%的人口年齡在60歲以上。如今的老年人,已經不滿足在家清閑度日,為兒女看孩子的生活。他們在退出勞動崗位后,希望能夠利用退休后的時間滿足自己以前沒有實現過的愿望,其中大多數都是屬于精神方面的追求。例如學習新的知識,結交新的朋友等來豐富晚年生活,把自己的生命演繹得更加精彩。可從社會舉辦的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來看,大多數活動的內容和性質只適合年輕人。而中老年人可以參加和娛樂的文化活動卻乏善可陳,寥寥無幾,沒有考慮到中老年人在這方面的需要。
積極養老、老有所為已經成為一種時尚。06年天津的57歲的仝阿姨參加高考后,去云南上大學,最終因身體原因退學回津,一些人評說仝阿姨上大學就是出風頭,擠占國家資源。僅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的觀念應該改改了。但愿有更多的適合中老年人的文化活動出現,讓他們不必再如此“辛苦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