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 1)巧妙暗示,樹立自信
自信是一個人對自身能力的正確認識和充分估價,這是一種良好的品質。自信的孩子熱情樂觀,不怕挫折,能憑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去實現目標。但民工子弟學校兒童較為普遍地缺乏自信,存在自卑的消極,不能以正確的態度、平和的心態對待自己的不足。這種形成的原因是復雜的,主要是經濟地位、文化背景、出生地等造成的。這樣長此以往,忽略自身的長處,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因此,教師首先應轉換評價角度,睜大眼睛,及時發現學生的優點及閃光之處。其次,教師應以各種方式,如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句看似不經意的表揚等向學生巧妙暗示,讓他們了解自己的長處,看到自己的能力,以克服自卑樹立自信。再次,教師應指導學生正視自己,科學地一分為二地評價自己,讓學生明白我們有別人羨慕的長處,同時讓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學會正確面對。教師可讓學生講出自己最為難的事,幫助其找到解決的辦法,使學生克服困難,體驗成功的喜悅,樹立“我能行”的信心。
( 2)傳授方法,促進交往
肖伯納說過:“倘若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蘋果,那么你我仍然各有一個蘋果。但是倘若你有一個思想,我也有一個思想,而我們彼此交流這些思想,那么我們每個人將有兩種思想。”學生的交往具有獲得信息的功能,并且有助于學生的社會化。通過交往,他們不僅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認識,而且對別人也有所了解,既不唯我獨尊,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又不自暴自棄,懂得相互學習,合作交流。教師應告訴學生,與他人交往,首先要做到對人有禮貌,其次態度要真誠謙遜,豁達大度,懂得克制忍讓,并主動聆聽他人的意見,不搞惡作劇,不挖苦取笑他人。較多民工子弟性格孤僻,抑郁內向,沉默寡言,不善交往,把自己圈在自我的小圈子里,或孤芳自賞,或自慚形穢,其實這樣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對此,教師要善于選擇話題,多啟發引導,使他們敞開心扉,愿意與人交往。同時,要創設團結友愛的班集體,用集體的愛感染他們,使他們體驗到集體生活的快樂,逐漸變得活潑開朗,并盡快融入到集體生活中去。
( 3)善于疏導,培養情感
成長中的學生隨著知識積累的日益豐富,各種能力的不斷提高,生理的急劇變化,再加上自己特殊的社會角色——邊緣人第二代,情感體驗逐漸豐富,但他們又處于半幼稚半成熟時期,矛盾交織,他們的情緒情感還不平衡,不穩定,往往滋生不良的情緒、情感。教師首先應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經常和學生溝通,對學生的點滴進步予以關注。其次,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哪些情緒、情感是好的,易被人接受,哪些情緒、情感是不好的,要控制消除。教師要指導學生認識現象,學會調節控制自己的情感,努力培養高尚的情感。教師應耐心地幫助學生分清積極與消極、樂觀與悲觀、自尊與虛榮、自豪與自傲等不同品質的界限,讓他們通過合理釋放,調節升華自己的情感,減少壓力和緊張感,引導學生學會多方面、多角度看問題,胸襟寬廣,能容人容事,情感豐富。
( 4)組織實踐,鍛煉意志
具有良好意志品質的人,表現為有堅定的信念,勇敢樂觀,自制力強,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這一點對民工子弟更為需要。
學校可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經受磨練,通過積極克服活動中不斷出現的困難,進行自我約束、自我調節、自我教育,鍛煉意志,形成自強不息、堅忍不拔的品質。讓學生在活動中成長,在活動中走向成熟。
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應注意創設良好的環境,綠草如茵的校園,窗明幾凈的教室,和諧進取的班風,全校都關心學生發展的氛圍,都會促使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學校要切實抓好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的內容
學校健康教育所涵蓋的內容相當豐富,就當前來說,對中小學生進行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應包括下面幾個方面。
( 1)學習的輔導。它包括對觀察、記憶、思維、創造、能力、學習方法、思維方法等的輔導。這部分內容,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和學習效率。我們經常發現學生存在記憶力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學習方法和不會分析問題等缺陷。加強這方面的指導,可以讓學生按學習規律去學習,講究學習方法,消除學習中的被動狀況,從而更好地掌握注意、記憶、觀察、思維的規律,學會學習。
( 2)人際關系輔導?,F在的中小學生不少是獨生子女,許多人不善于與人交往,有的是不愿,有的是愿意又害羞?,F代社會是合作的社會,學會交往是人生的重要一課。因此,要教會學生學會微笑、學會贊美、學會交談、學會寬容、學會關心人、學會尊重人等等,將自己融合到集體和社會之中。
( 3)品質輔導。中小學生常見的情緒不穩定、意志薄弱、說謊、離家出走等現象,以及個別人身上發生的、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典型個案,說明中小學生的整體品質有待改善。所以,我們必須對學生進行認識、自信、興趣、動機、氣質、性格、能力、意志、情緒、戰勝挫折等方面品質的輔導,從而使學生學會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監督,從而學會做人。
以上所列三個方面的內容雖然相對獨立,相互之間各有不同,但總體上又不能截然分開,它們之間又存在一定的聯系并相互影響。
2、健康教育的方式
學校在加強對學生的健康教育中起著主導作用。健康教育與教學活動被喻為現代學校的兩個輪子,是現代學校的重要標志之一。學校應構建起一種專門課程與其他課程相結合、專門咨詢人員與科任教師相配合、課內與課外相配合等多方面協同發展的學校健康教育的新模式。為此,應從健康教育的內容、方法、途徑等方面著手去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
①、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為健康教育奠定思想基礎。
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是健康的支柱,常常成為主導個體行動的靈魂和準則。學生有了正確的思想觀點,才能在追求目標中克服困難,在任何情況下也不會喪失信心和希望;才會在自尊的同時,懂得尊重別人,與周圍的人和諧相處等等。而中小學生思想的可塑性很強,正是“三觀”形成的基礎階段,所以,在中小學,應從各方面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對學生進行正確的三觀的培養,為學生的健康奠定思想基礎。
②、開設專門的健康教育課程。
筆者認為,必須把專門的健康教育課程納入課程體系之中,成為其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其與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緊密結合,形成一種協同效應,從而構成一個由學科課程、活動課程和健康教育專門課程組成的統一的全新的課程體系,這是加強健康教育,優化課程體系,促進素質發展,帶動整體素質全面和諧發展的一條根本出路。
專門課程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關于人的結構要素的一般知識;關于青少年兒童發展的知識;關于衛生或健康以及自我保健的知識;關于優化素質,開發潛能以及如何進行自我教育的知識等。
③、學科滲透。
學科滲透是指教師在學科教學中自覺地、有意識地進行健康教育。如果說專門課程是學校健康教育的主渠道,發揮了“主導性”的功能;則各科教學中有意識的滲透健康教育內容,便是副渠道,發揮了“濡染性”功能。概括地說,主要策略有以下幾種:科學地設定學科教學的目標;充分運用學科課程蘊含的健康教育的資源;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增強教師“保健醫生”的角色意識。
④、寓于活動。
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將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供機會和條件?;顒拥脑O計應遵循主體性、開放性、多樣性、有效性、系統性等原則。開展活動要注意以下幾點、把握時機,如:新學期開始時、成功喜悅時、困難失敗時、不良傾向萌芽時等;激發動機;精心準備;有效指導;認真總結等。當然,開展的活動要適合中小學生的身心特點,不可為活動而活動。
⑤、優化環境。
學校的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和環境。物理環境主要包括:時空環境、設施環境和自然環境等。環境包括人際環境、信息環境、組織環境、情感環境、輿論環境等,學校應從硬環境和軟環境上創造一種有利于學生健康發展的環境,特別要重視環境的優化。
⑥、開展咨詢。
加強學校內部的咨詢機構的規范化建設。咨詢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理解支持、保守秘密、認真傾聽、疏導教育、非指示性、感受成功、系統觀點、預防為主等原則。咨詢人員的配備很重要,一般要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全面的知識技能、優秀的品質這三方面的要求。
反思講座:
采取“對話式”、“問題式”教學方法,努力跳動課堂氣氛,引導和啟發學員積極思考,引起和學員之間的共鳴。講座力求圍繞民工學校兒童的特殊的特點及其問題,與學員們共同商討最佳教育方案,并且盡可能貼近一線教育的實際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教育教學方法,為學員今后的工作提供方法上的具體指導。整個講座過程中,學員注意力集中,不時提出一些他們關注的話題和其他老師及主講老師進行討論,課堂氣氛活躍,緊緊圍繞“為什么、是什么、怎么辦”三個有關健康教育的核心問題進行討論。講座從小處著手分析,深入淺出,在幫助學員樹立健康教育意識,培養學員健康教育的輔導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學員普遍反應良好,受益匪淺。當然,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由于本人對教育實踐和對學員教育工作環境沒有足夠的了解,缺乏典型案例的深刻剖析;學員與學員之間、學員與主講者之間缺乏溝通與交流等??傊?,本次講座力爭做到為學員“打開一扇窗、開啟一扇門”的教學目標基本實現,激發學員的工作熱情,增強職業認同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下一篇:將來只有這樣的孩子才能成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