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考試是考查考生經過正式教育或訓練后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是在一定壓力條件下進行的競爭性心理活動,對老師來講,它可以驗證老師的教學成果;對學生來講,它可以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
對于多數學生來講,面對考試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緊張感,這種緊張感可以使學生處于警覺狀態(tài),對提高考試成績是有好處的。如果焦慮程度超過學生的承受能力,就會給考試帶來不利,導致學生心理紊亂,使學生在考試時注意力無法集中,反應敏銳性下降,思路不清晰,對所學知識的回憶過程受阻,再加上心跳加快、出汗、便急等軀體癥狀,考生就會處于考試焦慮狀態(tài),或稱為考生患了“考試”。
每到期中考試或者期末考試來臨之際,心理咨詢熱線中關于考生考試焦慮的咨詢就會明顯增多,心理咨詢門診中的考試焦慮患者也會比往常要多
一般來說,產生考試焦慮癥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成績考不好的預期擔心,擔心他人對自己評價,擔心自己的形象會受到影響,擔心自己的前途會受到影響。你的這種預期焦慮和擔心顯得尤為明顯。
(2)平時學習不踏實,知識掌握不牢,到考試時就會緊張、害怕、無所適從。還有一部分學生,平時不認真學習,憑自己的“小聰明”,到考試時臨陣磨槍,這樣會短時間內增加考試的心理壓力。
(3)自己的焦慮性格,也就是說遇到大小事情都容易緊張、焦慮,擔心會給自己帶來不利或者擔心自己沒有能力去解決面臨的問題。
所謂考試焦慮癥就是指在面臨考試時表現出來的焦慮現象。它可以表現為三組癥狀:
(1)主觀焦慮體驗:象你一樣,出現過多的擔心、焦慮,擔心自己會考不好并為此而更加發(fā)奮學習,減少睡眠時間去讀書,久之則會出現、睡眠淺、容易醒來等睡眠問題;情緒上變得煩躁、易發(fā)脾氣、抱怨、擔憂。
(2)外在的不安行為:行為顯得雜亂無序,活動過多,上課時注意力不能集中,原有的學習習慣或規(guī)律被打破,嚴重時會出現拒絕上學、逃學、避考、離校出走等回避行為。
(3)軀體癥狀:大多數考試焦慮的學生會表現為緊張感、心跳加快、呼吸急速、手心和額頭浸汗、血壓升高、口干、腹部不適、尿急尿頻、雙手發(fā)抖等的癥狀。極度焦慮、恐慌狀態(tài)下,會出現血壓降低、內臟血管擴張、大腦供應減少、心跳減慢、肌張力喪失等癥狀,即所謂的考試暈場現象。
考試焦慮的發(fā)生必然會影響考試臨場發(fā)揮,使考試成績受到影響。
針對考試焦慮癥,調整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平時要打好學習基礎,只有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后,到考試時才會應答自如,才不能出現緊張、焦慮。
(2)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符合自己的考試目標,考試目標(分數)定得太高,與自己的實際能力相距甚遠時,就會加劇焦慮情緒。在每次考試以前,不可確定下來“這次一定要考××分,一定要考到××名之前”的目標,所確定的目標要給自己留有余地。
(3)根據自己的平時習慣,找出放松自己的方法。日常生活中,每個人放松自己的方法各不相同:有些人放下手中案頭的事情,安靜休息會兒;有些人喜歡以散步形式驅散心中的浮躁和不安;有些人喜歡聽聽輕音樂,一曲《藍的多瑙河》、一支《獻給艾麗斯》就會使心中的憂悶和焦慮蕩然無存;看看電視、欣賞一場電影、打一場籃球都不失為放松自己心情和身體的良好方法。
如果以上調整方法效果不好的話,可以考慮進一步治療。
(1)生物反饋治療:利用生物反饋技術使患者掌握由緊張到放松的技巧。治療前或緊張、焦慮時,患者的心率、呼吸、肌電、腦電等生物學指標通過生物反饋儀呈現出來,這時通過語言指導、音樂、行為治療等手段使緊張的狀態(tài)趨向平靜,此時的各種生物學指標再次呈現出來,如此反復緊張-放松訓練最后達到消除緊張、心情放松的目的。生物反饋治療對多種情緒障礙都有效。
(2)藥物治療:常用減輕焦慮的藥物和用法為:心得安10mg,三次/日;安定2.5mg,三次/日;舍去林25~50mg,每日早飯后頓服;百憂解20mg,一次/日。
下一篇:焦慮與放松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幫助孩子淡化入園焦慮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