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平日里你是否有強迫觀念的行為呢?而且總是會擔心自己的身體出現毛病,一旦聽到別人提起相關的疾病,就會立刻聯想到自己的身上,并且無法控制的天天想這些事情,甚至是每天重復干著沒有必要的事情,很多人碰上這種情況都不會認為是疾病,僅僅覺得是習慣問題而容易忽略。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這很有可能就是強迫癥的到來。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跟著小編來看看強迫癥的病因有哪些吧!
小心 引起強迫癥的因素大盤點現代醫學并未真正明確強迫癥的病因具體有哪些,只能說遺傳因素、強迫性性格特征及心理社會因素這些因素都在強迫癥發病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以下就是它們大概的作用機制:
一、遺傳因素:
如果近親中有強迫癥患者,后代患有強迫癥的概率將會大大增加,也就是說患者近親中的同病患率高于一般居民。如患者父母中本癥的患病率為5~7%。雙生子調查結果也支持強迫癥與遺傳有關。
二、性格特征:
強迫人格也是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臨床發現1/3強迫癥患者病前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強迫人格,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強迫性人格特點。其特征為拘謹、猶豫、節儉、謹慎細心、過份注意細節、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過于刻板和缺乏靈活性等。
三、精神因素:
在地區臨床調查資料中病前有精神因素的患者高達35%,由此可見精神因素是誘發強迫癥的重要因素。凡能造成長期思想緊張、焦慮不安的社會心理因素或帶來沉重精神打擊的意外事故均是強迫癥的誘發因素。
在強迫癥的發生中,社會心理因素是不可忽視的致病因素之一。當軀體健康不佳或長期心身疲勞時,均可促進具有強迫性格者出現強迫癥。關于發病機理也有不同解釋;巴甫洛夫學派認為在強烈情感體驗影響下,大腦皮質興奮或抑制過程過度緊張或相互沖突形成孤立的病理惰性興奮灶,是強迫觀念的病理生理基礎。心理動力學派認為強迫癥狀來源于被壓抑的攻擊性沖動或“性欲望”。有人用學習理論解釋強迫觀念是激發焦慮的刺激和該觀念間建立條件聯系的結果。關于扣帶回活動過度可能與強迫癥的發生有關的說法,尚缺少扣帶回的結構或功能改變的直接證據。
看了以上內容,相信你們對于強迫癥的知識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其實強迫癥并不可怕,雖然它的病因未明,但是我們可以看出,心理因素在可能的誘因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我們在生活中要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切莫消極和悲觀。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下一篇:強迫癥盲目治療的后果有哪些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簡單易行的強迫癥治療方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