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走到小區門口處突然不能確認自家門窗是否鎖好,于是折返檢查;老是喜歡檢查自己皮包,看東西帶齊沒有;總是懷疑自家的煤氣到底有沒有關掉……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現上述癥狀。
盯上年輕人
16歲的小明(化名)半年前開始喜歡檢查自己的書包,一天的重復次數達到10多遍,時間要花去1小時。如果檢查書包這件事不能做完,小明就不能安心做作業。近2個月來,反復檢查書包的行為已影響到他的睡眠、學習。
“我每天出門時總是剛剛關門又開始想門窗有沒有關好,但怎么也想不起來,只得開門再檢查一遍。”讀大學的小李說。
“每天我會檢查包里的手機錢包很多遍,每次隔一段時間又像忘了一樣再檢查一遍。”中學生小陳說。
心理咨詢門診尹平碩士日前接受采訪時說:“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求診病人,這是強迫癥的前兆。”尹醫生告訴記者,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都有強迫癥的癥狀,甚至染上了強迫癥。目前,強迫癥與一起,已經被列入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4大精神障礙之一,成為21世紀精神心理疾病研究的重點。
強迫癥會造成心理痛苦
據了解,強迫癥是指以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特征的神經功能性疾病。它一般表現為患者頭腦中反復出現一些相同的觀念、想法,并且不斷地重復,雖然患者明知不對,但自己無法控制,從而產生痛苦。如檢查類、清潔類、記數類等等。
“強迫動作表現為反復出現自我發動的重復性動作和行為,是因為自我強迫和自我反強迫同時存在,產生強烈的心理沖突造成患者精神上的負擔。”尹醫生說。
有心理專家指出,強迫癥患者的強迫癥狀與正常人的仔細、認真是兩碼事,強迫癥患者由于自我強迫和自我反強迫同時存在,會產生強烈的心理沖突,造成心理痛苦。
對正常生活影響不大
不過,就算你有強迫癥狀,只要不是多次重復,也無心理痛苦,就不會對你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響。尹醫生介紹說,有強迫癥狀的人不一定有強迫癥,平常人們遇到的一些反常現象,如關門關窗,檢查錢包都是正常行為,都是人的一種本能反映,它與強迫癥最根本的區別是不會因為無法控制的重復引起心理痛苦,最多就是影響工作效率。
家教過嚴易誘發強迫癥
“醫學界認為,強迫性格與強迫癥的發生有密切的聯系,而兒童如果在成長期受到過于嚴厲的教育很有可能形成強迫性格,所以,家長應該讓孩子有一定空間。”尹醫生就自己的工作經驗提出這一建議。他說,在接診的強迫癥病人中,大多數都是童年時期就受到家長的嚴厲教育,從而失去自我,一切按照家長,老師的意見做事,形成強迫性人格,機械、死板、追求完美。當他們長大時,這樣的性格已經定型并帶到以后的工作、學習中。這時,一旦社會因素稍有變化,他們承受不了這種壓力,就會誘發強迫癥。因此,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能過于嚴格,應該允許童真的存在。
預防強迫癥的幾種方法
1、家長應該結合兒童的心理特征,不要嚴格要求過度,應給予他們一定的空間發展個性。
2、在生活中培養良好的性格基礎,不要斤斤計較。
3、做事不要過于追求完美,要意識到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4、每當見到電線桿、臺階、柱子等,便不由自主地依次點數,不數就會感到心情不安;明知這些觀念和動作毫無意義,但又無法消除這些行為,有時甚至伴有、頭昏、等的癥狀。這些都是強迫癥的癥狀,應盡早去找心理醫生咨詢。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