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一、 什么是內觀暴露療法簡介
1、內觀暴露療法 (MBET: Mindfulness-Based Exposure Therapy for OCD)
內觀暴露療法是東振明老師積多年強迫癥治療經驗,結合西方認知療法、行為療法、日本森田療法和來源于佛教的內觀技術所創立的。此療法不僅可以把強迫癥連根拔除,而且可以完善你的格,教你學會處理人生各種煩惱的方法。
二、內觀暴露療法如何對強迫癥起作用
1、內觀如何對強迫癥有效果
a 、改變我們注意的焦點,從而占滿我們的認知加工通道
b、 改變我們與想法的關系
c、 發展平等心改變我們對恐懼和焦慮的態度
a、 改變我們注意的焦點,從而占滿我們的信息加工通道
人們是通過對來自于外界或內部的信息進行認知加工來進行思考、判斷、評價和行動的。認知加工模型認為我們的這個信息加工通道總體上容量有限。就是說我們無法對超出這個信息加工通道容量的任務進行工作。如果這個信息加工通道被某些任務完全占據了,那么其他的信息就無法進入這個通道,使得這些信息不能得到我們的認知加工,也就無法引起我們的反應。
對于強迫癥個體而言,這個信息加工通道通常是被強迫癥的相關內容占據著,或者說當陷入強迫的時候,這個信息加工通道完全被強迫癥的相關內容占滿了。這樣使得其他我們需要關注,需要執行的任務被擱置,無法得到處理。內觀的一個目的之一就是用其他的任務來占據這個信息加工通道,把原本占據著信息加工通道的強迫癥內容“擠”出去,使強迫癥的相關內容無法得到我們的認知加工,從而避免我們陷入強迫之中,或者把我們從強迫之中拉出來。
內觀所“使用”的任務是對我們自身呼吸或者軀體感覺的觀察。通過主動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自身的呼吸和軀體感覺上,這樣我們就可以走出原來的舊有習慣化反應——逃避行為或者強迫行為。
b、改變我們與想法的關系
以前我們和想法的關系是奴隸和奴隸主的關系,只要那些強迫想法一出現,我們就完全被俘虜了,我們成了想法的奴隸。想法讓我們怎么做,我們就怎么做。想法說:“這很危險,你需要離遠點”,我們就逃避了;想法說:“你需要去檢查”,我們就去檢查了。
內觀教會我們按照想法的本質去觀察想法,把想法看作是想法本身,看作是事件,看作是獨立于想法內容之外的腦的活動,不去費力的改變想法的內容,也不去用其他的想法來替代,而是站在客觀中立的第三者立場上來如實的觀察這些想法。觀察這種想法,而不是改變這些想法。想法僅僅是想法,而不是你本身或者是現實。
c、發展平等心,改變我們對恐懼和焦慮的態度
沒有人會喜歡不好的感覺,尤其是恐懼和焦慮這樣的高強度負性情緒。強迫癥個體對于恐懼和焦慮都是高度敏感和缺乏忍受力的。對待恐懼和焦慮的習慣化態度是嗔恨和厭惡,對恐懼本身的恐懼、嗔恨和厭惡。希望這種感覺不要出現,如果出現了就希望它們馬上消失。但恐懼和焦慮的發生、發展和消退有著其自身的規律,一旦出現就不會立刻消失。這時我們就會主動做些什么來使恐懼和焦慮消失——逃避行為或者強迫行為。
內觀可以培養出我們的平等心,簡單的說平等心就是對好的感受不貪愛,不執著追求,對不好的感受不嗔恨,不厭惡。以平等的心來對待這些不同的感受。有了這顆平等的心,個體對強迫癥帶來的恐懼和焦慮的態度就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就不會再希望焦慮的感受馬上消失,也就不需要實施逃避行為和強迫行為了。
下一篇:·強迫癥有遺傳因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愛挑錯字竟是一種強迫行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