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當今社會,節奏加快,大眾傳媒無所不在,城市里的孩子生活在一個競爭激烈、節奏快捷的社會里。然而,社會的發展在給城市青少年帶來了歡樂、進步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困惑與彷徨。過早的成熟也加劇了青少年問題的發生。因此,教育工作者普遍感到:現在的青少年承受力太脆弱,加強教育勢在必行。目前,青少年獲取知識的途徑主要來自學校,而學校在教育中往往重視智力因素的培養,忽視了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須知非智力因素的提高主要依賴于后天的培養,在這方面學習應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對青少年進行素質的培養,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對青少年進行挫折教育。目的是使青少年學會正確對待逆境、失敗,培養百折不撓的精神。一方面青少年對社會的認識已有一定的深度,從各方面獲取了大量的信息,容易產生不同層次的各種需求;但另一方面由于受情感、意志、認識和能力等因素的制約以及社會、家庭環境因素的影響,個性發展還不穩定,發展尚欠成熟,一旦在追求自己的某項目標中不能得到滿足,就容易產生挫折感。而且這也是每個人不可避免的情況,處理不好,就會產生不良后果,輕則造成情緒波動,重則影響身心健康,一蹶不振。因此,要注意對青少年進行教育,引導他們正確面對挫折,學會在遇到挫折時能平衡自己的,開導自己,為自己解脫,從而更堅強,更豁達地面對挫折,面對困難。
二、對青少年進行自立的教育。從社會、學校到家庭,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目的是為了使他們能夠獨立自主地適應并承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競爭壓力,從而在社會上立足并取得成績;因此對學生進行自立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其主要內容是幫助青少年克服緊張情緒和依賴性。青少年的自立能力差,往往表現在不敢面對陌生的環境,對自身信心不足。我們應通過教育,使他們學會正確、靈活、機智地面對陌生環境,學會欣賞和自我欣賞,學會管理和自我管理,尤其一些動手能力強的項目,如軍訓、學農甚至手工制作、烹飪煮食等;或一些需具備膽量的項目,如:演講、辯論等活動,都是對青少年進行自立教育的有效途徑。讓他們逐漸克服緊張情緒,克服對家長、老師或其他人的依賴,樹立信心,其自立能力自然就會得到加強。
三、對青少年進行競爭教育。生活在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各類競爭是不可避免的,在學校面臨學業上的競爭,在社會面對的是事業上的競爭,還有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競爭等。應當看到,適當的競爭壓力是可以起正面作用的,俗語說“壓力可轉化為動力”,過度的緊張就適得其反,不僅會使其水平大打折扣,而且會影響身心健康的發展。關鍵是要對競爭抱平常心態,把競爭看作是一次展示自身才華的機會,重視競爭的過程,而不要把目光過分集中在競爭的結果。同時,如果發現自己在競爭過程中壓力過大時,要學會放松自己,例如;通過與人談心、唱歌、運動、聽音樂等,或通過其它途徑作自我開導,使自己心情愉快,保持平和的心態,主動地去競爭,絕不采取躲避的態度。通過反復鍛煉,就會培養出勇于競爭,積極向上的精神品格,以適應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
四、對青少年進行社交輔導。青少年是社會中最活躍的群體,他們的發展階段決定了他們處在一個渴求社交,但又患得患失的矛盾期。由于城市的孩子普遍兄弟姐妹較小,獨生子女逐漸增多,他們從小在家庭氛圍中接觸同齡人的機會少,交際方式缺少靈活性。有些可能會走上極端,喜歡在社會上“瀟灑”,容易為壞人所騙,誤人歧途。對此,應從學校教育方面著手,加強個人修養,增強集體榮譽感,多開展健康的文體活動,使他們通過參加集體活動,培養自己的社交能力:培育正確的人生觀,做好宣傳工作;提倡學生多讀中外優秀文學作品,開展有關人生主題的討論;舉辦家長學校,教育家長如何在孩子面前做一個好榜樣等。
總之,對青少年進行教育,是一項不斷完善、不斷探索的課題,只有做青少年的知心人,深入了解青少年的動向、特點,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希望社會上的教育工作者、熱心人士都能盡已所能,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做出貢獻。
下一篇:學習情緒 影響人格發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誘發暴力還是釋放壓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