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與成功問答
1.什么是情緒?
情緒是人對事物的態度的體驗。
人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時,并不是無動無衷的。人們對周圍事物,他人和自己的
行為,常常抱著不同的態度。一些現象使人愉快,另一些現象使人悲哀,一些現象使人
忿怒,另一些現象使人恐懼。愉快、悲哀、忿怒、恐懼等都是常見的情緒體驗。
情緒與認識過程一樣是人對客觀現實的反映。產生的根源在于客觀現實本身。人沒
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但情緒不同于認識過程。認識過程是人對客觀
事物本身的反映,情緒是反映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與人的
需要之間的關系的反映。它是以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反映形式。客觀事物并不全部都能引
發人的情緒,只有與人的需要有關的事物,才能引發人的情緒。一般地說,凡滿足人的
需要的事物,會引起肯定的情緒體驗(如愉快、滿意等),凡不能滿足人的需要的事物,
則引起否定的情緒(如忿怒、恐懼等)。此外,認識過程是通過形象或概念來反映客觀事
物,而情緒是通過體驗來反映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無論人對客觀事物抱什
么態度,人自身都能直接體驗到。“體驗” 被認為是情緒的基本特征。離開了體驗就談
不上情緒。總之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的體驗,而這種體驗反映著客觀事物與人的
需要之間的關系。
人們形成的否定情緒和情感往往只是短暫的,痛苦一陣以后,強烈的體驗隨著刺激
的消失而消失。或者緊張的情緒雖然持續相當時日,但最后問題還是得到解決,需要得
到滿足,伴隨而來的是輕松的體驗。但是,如果由困難挫折引起的焦慮、緊張和憂愁長
期存在,使人惶惶不可終日,由情緒引起的生理變化也久久不能復原,其結果會怎樣呢?
情緒的長期壓抑對個人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影響的程度因人而異。有人能經受長期的挫
折,緊張的情緒的有時只能影響他的生活效能,但不容易損害身體健康。有的人經受長
期緊張之后,上的痛苦轉化為身體上的疾病。這類疾病叫做心身性疾病或疾病。
這類疾病雖有生理上的疾病,但是它們是由不良的因素形成的,中醫所說“怒傷肝”、
“思傷脾”、“恐傷腎”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俗語云“心病還需心藥醫”,指的就是對
某些疾病的治療,除了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物理治療外,還需要治療。
在醫學上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心肌梗塞、冠心病等),消化性潰瘍、糖尿
病 、哮喘、偏頭痛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等都與長期情緒緊張有密切關系。 從資料分析和
經驗來看,緊張狀態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不少腫瘤患者在發病前都經歷過精神創傷
的歷史。我國古代醫學認為,腫瘤的病因是七情郁結、氣血凝滯。有些統計材料也說明
了經常處于擔憂、畏懼或苦悶等精神狀態下的人容易得癌癥,如美國霍普金斯大學醫學
院的的托馬斯從1984年開始,對該校17個畢業班的1337個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
后來有48個人患了癌癥。這些患者的性格都內向型的,他們敏感而易抑郁,經常隱蕆自
己的怨與怒,壓抑畏懼、憂慮情緒等。
許多研究表明,慢性潰瘍病可因日常生活中的緊張事件所引起。在地震、水災、戰
爭和社會動蕩年代,患消化性潰瘍的人大為增加。據記載,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倫
敦不斷遭受德國飛機的空襲,當時由于人們經常處于精神緊張的狀態中,所以有很多人
都患消化性潰瘍穿孔。這是因為在正常情況下,胃內的食物在氫氯酸和酶的作用下,變
成人體所需的養料。但是各種緊張事件會引起氫氯酸的過量分泌。這些大量的分泌物先
腐胃壁的肌肉層,再腐胃壁本身,久而久之就使胃穿孔。 情緒上的長期緊張和焦慮往往
會降低人體抵抗細菌和其它引發疾病因素的能力。尤其是氣憤和懊惱的情緒是引起許多
心身性疾病的主要原因。“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形象生動說明了情緒與健
康的關系。
2.人類的基本情緒有哪些?
一般認為,快樂、憤怒、恐懼和悲哀是4種最基本的情緒。 這些情緒與人的基本需
要相聯系,是不學而能為,通常還具有高度的緊張性。
△快樂
快樂是個人目的達到,緊張解除后的情緒體驗。如經過積極準備,考取了大學后常
常會有快樂的情緒。快樂的程度和緊張程度取決于目的重要程度和目的達到的意外程度,
如果追求的目的非常重要,并且目的的達到帶有突然性也會引起異常的歡樂,否則只能
引起微小的滿意,一般把程度分為:滿意、愉快、異常的歡樂、狂喜。
△憤怒
憤怒是個人目的不能達到或一再受到妨礙從而逐漸積累起緊張而產生的情緒。如幼
兒的目的性行動受到阻撓或威脅時,就能引起憤怒情緒。
挫折不一定引起人的憤怒,但他認為阻撓是不合理時,甚至是惡意的,則最容易引
起憤怒,人在憤怒時有時會引起對阻撓的進攻。一般把憤怒的程度分為:輕微的不滿、
生氣、慍、怒、大怒、暴怒。
△恐懼
恐懼是個人企圖擺脫、逃避某種情景而又無能為力時所產生的情緒。恐懼與快樂、
憤怒不同,快樂和憤怒都是會使個體接近的情緒。恐懼是一種會使個體企圖擺脫危險的
逃避的情緒。如,在遇到地震,人們無力對付時,往往會恐懼萬分。引起恐懼的關鍵因
素是人缺乏處理可怕情境的力量。此外,熟悉的環境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也會引起人
的恐懼情緒。
△悲哀
悲哀是個人在失去所盼望的、所追求的東西或有價值的東西時所引起的情緒,如考
試失敗由悲哀所帶來的緊張釋放產生哭泣,哭泣一般不超過15分鐘,在這段時間內完全
可以減輕過度的緊張。哭泣之后會使人精力衰竭,甚至會神志不清,最后使人感到輕松。
悲哀的程度取決于失去事物的價值,失去的東西價值越大的,引起的悲哀也越強烈;失
去的東西價值越小,引起的悲哀也越微弱。一般把悲哀的程度分為:遺憾、失望、難過、
悲傷、悲痛。
痛苦是最普遍的消極情緒。它一般是與悲哀同步發生的,悲哀似乎是痛苦的表現形
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