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黃綠紅 陳仕強
[摘要] 當前,吸毒惡浪席卷整個世界,嚴重毒害人類,毒品成為國際性公害。在我國,吸毒現象正在青少年中不斷蔓延發展,特別是嚴重摧殘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引起黨和全社會的高度重視。青少年一代是祖國的未來接班人,正如江澤民同志所說:“在一定意義上說,禁毒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本文就針對當前我國青少年吸毒現象不斷蔓延發展,禁毒教育形勢嚴峻的新形勢下,從青少年吸毒行為的角度分析其吸毒根源,并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青少年吸毒行為的矯正和防范措施:(1)切實加強禁毒教育,是預防和減少青少年吸毒行為的根本基礎。(2)充分發揮學校課堂教學在禁毒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實現禁毒教育施教于未然。(3)注意早期發現,有利于矯正。(4)加強對青少年吸毒行為不同階段針對性的指導。(5)合理選用科學治療方法,應重視以療法為主,藥物治療為輔的原則。
[關鍵詞] 吸毒行為 矯正 對策
當前,國際毒潮泛濫,國內毒情蔓延發展,危害日益嚴重。一些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已經成為毒品的犧牲品,根據公安部近年來統計表明:全國在冊吸毒人數中吸毒青少年占所有吸毒者的80%以上,且逐年有所上升。因此,提高全民特別是青少年的禁毒意識,事關祖國未來和民族命運。那么,青少年為什么會吸毒?如何矯正他們的吸毒行為意識,引導他們防毒拒毒,遠離毒品呢?這是全社會特別是廣大教育工作和禁毒工作者永恒的課題。
一、青少年吸毒行為的分析
1、影響青少年吸毒行為的主要因素
根據我國青少年吸毒的實際情況,我認為,影響青少年吸毒行為的主要有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兩個方面。從外部因素來看,目前,毒品的蔓延發展已成為全球性問題,世界各國吸毒成災,而我國也不例外,禁毒形勢十分嚴峻。社會媒體特別是電視、電影、報刊等宣傳教育力度仍未盡善盡美,對吸毒行為的危害性揭露不夠深刻入骨。同時家庭因素仍是當前青少年吸毒行為主要外因之一。家庭是青少年心靈避風港灣,家庭對青少年的影響是最直接的。在我國調查的900例吸毒個案中,發現因負面生活事件影響而引發的吸毒者占19%。調查中發現有10多項負面生活事件常給一些青少年造成影響,成為部分人開始吸毒的誘因。這些事件包括家庭主要成員死亡或患重病、離婚、配偶有外遇、、家庭成員不和、不安心專業或本職工作等。然而,對青少年產生最直接影響的則是父母及家庭成員的吸毒行為。從內部因素來看,青少年正處在發育的階段,他們喜歡追求刺激,容易模仿和從眾,爭強好勝,同時認識上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辨別是非能力較差,意志力薄弱等。因此,在不良社會因素影響下,青少年特別容易沾上吸毒行為。
2、青少年吸毒行為的特征
第一、認識方面。青少年往往對毒品了解不夠,同時也缺乏對吸毒危害性的科學認識。所以,常常是在淺薄,幼稚的認識支配下,開始沾上吸毒行為。在吸毒后,即使對毒品的害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此時已經抵擋不住毒品的誘惑力了。
第二、情緒和意志方面。據說,毒品的吸食會給人帶來一種快樂感,內心產生一種特殊的情緒體驗。青少年吸食毒品后,特別會產生一種輕松、愉快的幻覺的精神狀態。但是,這種所謂的快樂是暫時的,最終帶來的是嚴重的身心痛苦。多次吸食毒品,足以摧毀一個人的意志力。從青少年的意志特征來講,他們的意志力還不是十分堅強的。所以,青少年一旦染上毒品,單靠自身的意志力,是根本不能戒掉吸毒行為的。
第三,依賴性和人格變異。青少年在吸食毒品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虛幻的、舒坦的感受,似乎從一切煩惱和憂愁中暫時解脫了出來,愉快的幻覺和短暫時間的歡快效果,使青少年進入了飄飄欲仙的欣慰狀態。但是,這種感受和體驗進而會牢牢地吸引著青少年,使青少年無法擺脫繼續追求這種需要。這就是青少年對毒品的依賴性。毒品的作用會導致青少年人格變異,產生人格上的大倒退。對吸毒青少年來說,他最大的需要就是能經常吸食毒品,除此之外,他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道德心和羞恥心等統統變得沒有意義了,統統屈服于毒品這個魔鬼了。
第四、動機方面。我國青少年開始吸毒的動機,主要有下列幾個點:(1)好奇心。因為新鮮好奇,想試一試而沾上了吸毒行為。據我省某強制戒毒所統計,因好奇在不好分子的誘惑下吸毒的青少年占收治戒毒人員的45%。其中,初中生開始吸毒,多數是由好奇心引起的。(2)為了娛樂和消譴。把吸食毒品當作吸煙、喝酒一樣,滿足消譴和享樂的需要。這種動機,青少年多數和在社交場合或者是單獨休閑環境下容易產生,把吸毒當作一種精神上的所謂享受。(3)為了自我顯示。把吸毒看作是一種“高貴的”氣派。在青少年吸毒者中流傳著這樣的荒唐說法:“吸海洛因是現代社會的時髦和享受,不吸就是落伍,吸了神氣、夠氣派!”不少青少年因受這一謬論影響,為了炫耀自己,顯示自己的大氣派,而誤入歧途,沾上吸毒。(4)為了從眾。所謂從眾,就是人家怎樣干,自己就跟著人家怎樣干。青少年喜歡從眾,以為朋友在吸毒,自己也就一起跟著吸了。有一位中學生談到他開始吸毒的行為時說:“我原來就吸香煙。有一天,一個朋友給我一支煙,我看它不像香煙,就問朋友是什么。他說,你吸吧,反正比你吸的那種煙要好多了。我想,反正都是煙,吸就吸吧。就這樣,吸了沒幾支就上癮,再也戒不掉了”。(5)為了擺脫煩惱和憂愁。有些青少年碰到挫折時,處于焦慮不安的心境,為了消除內心的煩惱和憂愁,就從吸毒行為去尋求暫時的解脫。第五、毒癮依賴。毒癮就是吸毒成了癮頭。由于吸毒會產生一種依賴性,這是一種對短暫的快樂欣慰感的需要。但是,毒品的藥性過后,通常會使人冷汗淋漓,涕淚不止,惡心嘔吐,肌肉疼痛。這是一種處于地獄狀態的感受。一位青少年吸毒者痛恨說:“我的毒癮發作時,身上就像有成千上萬條蟲子在咬,一直咬到骨頭里,我就會捶胸頓足、丑態百出,這時只要吸上一口海洛因,就是死也不管了。”
二、切實加強青少年吸毒行為的矯正
(1)切實加強禁毒教育。從我國情況來看,禁毒教育對青少年是刻不容緩的事情。據廣州市對1995、1996兩年查獲的吸毒人員調查,吸毒的青少年中,無業和文化層次在初中以下的占 89%,其中一部分是中小學的流失生,還有一部分是初中升不上高中或者高中畢業后沒有考上大學,進入社會后2——3年風吸毒的。因此,必須明確:青少年是禁毒教育的重點,在中小學中大力開展禁毒教育,做好吸毒的預防工作十分重要而艱巨。
我國對青少年的禁毒教育起步較晚,1992年6月出版了由國家禁毒委員會主編,以中小學生為對象的《禁毒教育讀本》,全國范圍開展禁毒宣傳教育活動,但總的來說,這些禁毒教育活動措施離我國禁毒斗爭的長期性要求還是不夠的。我們禁毒教育目標是,要在毒品還未對青少年造成更大的危害之前,在青少年身上建立起牢固的精神防線。對青少年的禁毒教育,必須制定一個科學的符合實際的教育規劃。這個禁毒教育規劃,應包括教育對象、內容、形式、方法和時間安排等。通過禁毒教育,使青少年了解什么是毒品犯罪、毒品的嚴重危害性以及青少年自身如何積極抵制毒品等問題。禁毒教育對廣大青少年和吸毒青少年具有不同的針對性,應當分別進行。根據青少年的特點,應采取多種多樣的教育形式,可以利用廣播、電視、電影、書刊、畫報、演出、展覽等形式,進行生動具體的宣傳和教育在青少年身上樹立牢固的反毒、拒毒意識。對吸毒青少年應幫助其矯正或強制戒毒。在禁毒斗爭中,預防比矯正更為重要。而禁毒教育,是預防和減少青少年吸毒行為的根本基礎。
(2)充分發揮學校課堂教學在禁毒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學校可以結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或《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強化訓練,充分利用小學高年級的思想品德課和初中法制課講授禁毒防毒意識,同時利用相關的課程進行禁毒教育。如歷史課講到鴉片戰爭時,就可增加禁毒斗爭內容;生物課增加毒品知識和毒品對人的生理危害知識;課外活動,可組織學生觀看有關禁毒影視片,參觀禁毒展覽,組織演講、知識競賽、文藝匯演、成立“學生禁毒會”等形式,開展生動活潑的寓教于樂的禁毒教育,使青少年學生識毒、懼毒、恨毒、拒毒,增強自覺揭露毒品犯罪的責任心,實現禁毒教育施教于未然。
(3)注意早期發現。對青少年吸毒行為的早期發現,是十分重要的。發現早,易矯正。家庭和學校等方面應特別注意青少年學生吸毒行為的跡象。早期跡象往往有如下表現:如在衣服上和呼氣中有揮發性氣味;沒喝過酒,卻是搖搖晃晃或舌頭發硬、吐字不清;臉色蒼白,精神不佳;明顯的感情失控,言行粗暴等。另一類是多次服用毒品所產生的慢性影響的跡象:如疑神疑鬼,總覺得被人監視的樣子;有幻覺癥狀;有時好像“癲癇病”發作,瞬間失去記憶;干什么都是有氣無力的樣子,經常六神無主、呆呆乎乎等。
(4)加強對青少年吸毒行為不同階段的指導。根據青少年吸毒行為的不同程度,分別予以有針對性的指導。初期階段,是指出于單純的好奇心剛開始服用毒品。對這種青少年,盡可能要采取形象、直觀容易接受的教育方法,應使他們充分認識毒品的危害性,改變無所謂的態度,這往往是很有效的措施。與此同時,要及時與服毒青少年的家長聯系,共同配合,加強觀察和監督青少年的活動。最好的辦法是能轉移青少年的注意力,讓他們被新穎的富有性趣的有益活動所吸引。中期階段,是指數次服用毒品,由于吸毒行為還往往沾上盜竊等不良行為。這種情形單靠學校和家庭力量已不能解決問題,還應與公安部門等有關單位聯系,以便采取強而有力的措施。后期階段,是指養成習慣,不能自撥,致使身心都有障礙。這種情況除應與有關部門配合共同采取措施之外,還必須請精神病醫生加入,并輔以醫藥措施。
(5)合理選用科學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療法、生理療法、封閉療法和療法等。從臨床應用和發展趨勢來看,對青少年更應重視以療法為主,藥物治療為輔的原則。因為,所謂療法,就是對青少年吸毒者進行引導和教育,逐步恢復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重新培養具有意志控制的能力,從而達到戒毒的目的。從實踐來看,做到讓青少年吸毒者擺脫對毒品的生理上的依賴性,要比讓他擺脫對毒品的上的依賴性相對容易得多。矯正吸毒的關鍵,就是如何能真正有效地擺脫上對毒品的依賴性。如果只是消除生理上對毒品的依賴,而沒有能在上擺脫對毒品的依賴,那么不可能做到徹底戒毒。在我國需要盡快開發研制出能迅速、安全、減少痛苦的戒毒新藥。與此同時,還必須特別重視對青少年吸毒的研究,創新療法,總結治療的經驗,提高療法的效果,以最大輻度地降低復吸的比率。90年代初,華南師范大學學系的專家們在深圳特區寶安戒毒所進行了新的科學嘗試,探討使用厭惡療法(用電擊造成吸毒者的痛苦)和催眠療法相結合,達到重新塑造人格。這些探討表明,通過重新塑造自我,培養新的人格,從而逐步摧毀對毒品的依賴性,是有可能的。
毒猛于虎。毒品不僅殘害人們的身體,而且正如瘟疫般地銷蝕人的靈魂、毀滅幸福家庭、吞噬年輕一代、污染社會環境、危害社會治安和破壞經濟建設。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為了挽救失足的青少年,為了祖國的未來和更輝煌的明天,全社會必須積極行動起來,統一認識,齊抓共管,還給青少年一代一片凈土。
[參考文獻]
1、 曾欣然 《德性培育學》 1998年8月第一版 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2、 劉翔平 《中小學生障礙的評估與矯正》1999年6月第一版 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
3、 劉曉明 傅貴芳 《中學生學業不良的評價與矯正》1999年10月第一版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下一篇:好感是愛的關鍵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拉幫結伙、打架斗毆的事做不得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