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如何走出失去親人的陰影?人有旦夕禍福,在生活當中,不是所有相親相愛的人都能夠一起共度一生,所以才會有失去親人這件事的發生,而失去親人之后,對還活著的人是非常大的打擊,那么下面我們就去了解,走出失去親人心理陰影的方法。
廣州白云心理醫院心理專家張星表示,當父母失去孩子,妻子失去丈夫后,痛苦的情緒會在內心形成一種記憶,會隨著時間延續而進入心理障礙休克期,當在某種條件下,這種這種記憶突然被激活了,就會引發傷者精神癥狀的爆發。因此,當受到某種強烈刺激時,應及時進行心理疏導,緩解內心的痛苦與傷害,否則受害者和遇難者家屬會出現煩躁、焦慮等癥狀,并最終發展成為精神分裂癥。
“從廣州白云心理醫院精神科的100多例精神病患者中,我們發現六成以上的患者都是由于遭受強烈刺激或壓力過大導致的精神病,而他們由于在心理受傷早期時沒有接受專業的心理治療,導致從心理障礙演變成心理疾患、甚至精神病。”張星說。
“另外,一旦遭遇重大事故,都會給受害者留下終生難忘的心理創傷,創傷大小與每個人的經歷、心理承受能力和調節能力有關,但他們都無法在短期內徹底消除,恢復期可能要3個月左右。”張星進一步解釋說。
三種方法可治“創傷后應激障礙”
心理專家張星認為,心理干預對失去孩子或者丈夫后的心理創傷作用明顯,只要經過多次的心理治療與心理干預之后,患者完全可以過正常人的生活;而如果沒有接受過心靈撫慰的患者及家屬,卻大多數長期以淚洗面,陷入痛苦而不能自拔,一句不經意的話就能使他們痛不欲生。有的真的就像魯迅小說里的祥林嫂,整天重復敘述同一件事情。
對于失去至親的家屬可采取三大措施進行心理療傷:
一是“脫離現場”。因為經常經過事發現場,家屬會情不自禁地在腦中重演悲慘的一幕,刺激病情加重。最好的方法是帶他們遠離現場,“眼不見,心不煩”。
二是“家人理解”。很多受害者的不良情緒表現其實是種病態,即大腦功能受創,發生了病理變化。家人朋友如果看到對患者多次勸說均不生效,千萬不要埋怨受害人“不開竅”,而要考慮是否大腦功能已經受創。
三是“積極治療”,若受害者已出現了心理疾病,最好在服用藥物的同時配合輔助性心理治療。
如果不能夠正確的去化解自己的悲傷和痛苦,是會引起更多的心理疾病的,還可能會導致精神分裂等情況出現,所以希望通過這些心理健康常識的了解之后,大家可以更快的走出這些心理陰影和痛苦。
推薦閱讀:容易緊張膽怯的心理調節法
下一篇:國慶瘋狂購物 五種血拼女王心理大揭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癔癥性失明如何自我調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