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上海一些寫字樓中特辟“減壓房”,一名白領在此聽音樂緩解工作壓力
當代國人比以往任何一代人有著更快的生活節奏,更少的休閑時間,更多的壓力,這導致三大現代心理障礙——焦慮、抑郁、失眠明顯增加,精神障礙在衛生部公告的疾病譜中已列前十位。今天上午,第二屆中國精神分析大會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召開,來自全球十幾個國家的心理學專家共同探討快速“現代化進程中的精神分析”。
節奏加快壓力大
“從雞叫做到鬼叫”、“真想跳槽啊,可是看看好像每個行業都忙得一塌糊涂”、“我好像嫁給了工作,老公總是抱怨我沒時間照料家庭”、“我已經想不起上一次鍛煉的時間了”……很多上海人發現,近年來身邊的“忙人”越來越多。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但在社會急劇發展的進程中,不少人的心理難以適應,導致各種心理問題急劇上升。
在由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專業委員會精神分析學組主辦的這次會議上,各國專家都對這個話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今天上午,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院長肖澤萍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人們完成一件事情的速度比十年前大大加快,過去一封信要寄幾天才到,現在只需鼠標一點就完成。而快速處理完這一件事后,第二件事又跟不上……每個人的生活節奏飛速加快,心理速度跟不上,便造成諸多不適應。
專家表示,網絡的普及和社會透明化程度提高讓社會更加文明,但同時也讓中國人的比較行為上升到白熱化程度。同行之間的比較、行業與行業之間的比較,通過網絡一搜就知道誰更牛。很多人因此產生了落伍的感覺,失敗感和焦慮感油然而生。
1.6億國人有心障
肖澤萍院長透露,12年間,我國抑郁癥患病率從1.66%上升到4.8%,增加了一倍多,焦慮障礙從3.52%上漲到6.1%,我國精神殘疾人數目前已經達到614萬。
神經精神疾病在中國疾病總負擔中已經排名首位,約占整體醫療支出的五分之一;而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20年,這一比重還將進一步上升至四分之一。上海精神衛生辦公室副主任張明園教授表示,中國患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礙的人數約有1.6億,也就是說,每六到七個成年人中,就有一人存在精神障礙,但治療率卻不到10%。
今年4月,北京回龍觀醫院相關醫生在《柳葉刀》雜志上發布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目前18歲以上人士患心理障礙的比例大約在16.1%。
生活水平提高了、死亡率降低了,心理問題卻突出了。從肖澤萍提供的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近年來的門診量看,焦慮、抑郁和睡眠障礙已經成為本市中青年人群三大心理問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北京回龍觀醫院的最新數據也顯示,因為壓力導致自殺已經成為我國15歲—34歲人群的首位死因。
工作六年的IT業白領程小姐(化名)在心理咨詢過程中說:“工作壓力實在太大了,我很討厭目前的生活,但又不可能辭職。看到路上那么多行色匆匆的人我就煩,”不少白領甚至學生對這種狀態有共鳴,焦慮情緒導致脾氣暴躁、抑郁情緒導致對生活的悲觀失望,而早醒、失眠等睡眠障礙門診已經成為精神衛生中心和許多綜合性醫院的病人激增的熱門科室。
專家倡導“慢生活”
肖澤萍表示,個人精神生活品質提升,精神健康水平提高,是整個社會必須重視的問題。
學過“慢生活”是每個現代中國人要學習的課題,如果只是幾個、幾十個人過著“慢生活”,看到大多數人依然“奔跑著生活”,那前者自然會覺得自己落伍。只有全社會的人都不要那么急躁、放慢工作和生活速度,才可能帶來整體的心理舒緩。
肖澤萍建議,每個人都要尋找機會審視自己的內心,給自己留出更多心靈空間,找到自己真正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幸福指數,而在專業心理治療師的幫助下,放松內心是很好的方法。
(閆莉莉)
下一篇:男人每天說謊6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獨生子女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