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有短文表示要“用欣賞花兒的眼光欣賞學生”。我認為,老師和家長不能正確對待差生這不僅是一個社會現象,更是一個有關差生身心健康的社會心理問題。
案例:初二學生劉佳前不久大量服安眠藥中毒,多虧醫生搶救及時,才算保住了孩子的性命。孩子一向身體健康,為何要大量偷服老人的安眠藥?劉佳服藥前給爸爸、媽媽寫下的一封信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劉佳在信中說:“爸爸、媽媽,我實在是太苯了,盡管我努力了,但成績還是上不去。我是同學們眼中的差生,在學校同學們看不起,老師不喜歡,時常挨老師的嘲諷和批評;在家爸爸也常常拿我的學習成績說事,我覺得這樣活得太累了,真沒意思,我實現是不想活了……”
心理分析:
如今在我國中小學中,學生的學習成績仍被看得第一重要,只要學生學習成績差,就會被貼上“差生”的標簽。有資料統計,我國近3億大中小學生中,有 5000多萬青少年被認為是“差生”,這一人數相當于法國的總人口。差生受到老師另眼相待甚至歧視的現象,在我國當今的中、小學校十分普遍。差生上課時怕老師。同一個問題,差生和優生同時回答不上來,老師會用不同的態度去對待。一名高三女生說,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是我的目標,也是我的愿望。我為之拼搏,可學習效果卻并不如意。我很苦惱。父母從未主動來找我談心。我也沒有膽量找老師,怕老師說“成績不好,還訴什么苦,不知廉恥”。我覺得活著真累!
差生往往是敏感和脆弱的,他們更需要老師的尊重。無論何時何地都應該注意尊重他們的人格、個人情感。老師在與他們的交談中要注意措辭和方式。措辭要含蓄而委婉;對他們的不良過去,不要揭瘡疤,直戳要害;在同學面前也要極力維護其形象,表現出老師對他們良好的尊重和信任。切不可挖苦、諷刺、甚至是體罰或者是變相體罰,做出不尊重他們、傷害他們的過激舉動。我們應當記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老師的那一句話:“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頓,在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心理學專家認為,在中小學階段,沒有好學生、差學生,都是有希望的學生;沒有聰明孩子、笨孩子,都是有潛質的孩子。 家長和老師應當從學生發展的角度來看待和評價學生。
沒有家長不愛自己的孩子。而當孩子的學習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時,有些家長“變得”不那么有愛心了。當孩子的成績處于落后狀態時,家長更應多給予一份關心、呵護和尊重。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增長,更重要的是心智的健全成長。知識掌握多寡,可能只是能力問題,而讓人感覺沒有愛心的教育方式,會導致孩子心智出現問題,重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學習成績一時不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得不到家長尊重、呵護和幫助。當孩子因學習成績差而在學校備受冷落的時候,家庭一定要成為孩子心靈的避風港,父母一定要做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守護神。同時,家長應該知道,由于在智力條件、學習方法、知識基礎、家庭環境等諸方面的差異,差生很難在短時間內趕上去,必須對孩子保持一分特別的耐心。
到底應當如何面對差生,每一位老師和很多家長都必須拿出正確答案。只有正確的教育和正確的引導,才能讓差生走出困惑,走向成才,才能讓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否則會讓這些花朵殘傷在花蕾期,這是每一位老師和家長都不愿看到的結果。
下一篇:高考過后考生容易出現三種心理方面的問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幫助孩子緩解學習壓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