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今年的高考即將來臨,廣大學子們也只有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可以努力學習了。很多考生也會出現失眠、長青春痘等情況。而此時,壓力巨大的不僅僅是考生們,還有一大分部家長,對孩子表現得過分關心。殊不知,家長關心不當,是會導致考生焦慮的。
家長使出渾身解數反給考生加壓
記者近日走訪了北京市多所重點高中,發現很多高考學生的壓力不是來自學習,而是來自家長的壓力。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夠無后顧之憂地參加考試,似乎使出了渾身解數:學校附近租房、頻繁與老師通電話以了解情況……事與愿違,不少做法孩子并未領情,甚至開始反感。從學生的“吐槽點”來看,家長似乎已經成為高考的主角,但事實上家長這些絞盡腦汁的做法在孩子看來,反而是給自己“添亂”。
家長給自己減壓
家長的“不安”,最終會造成考生的“不安”,因此家長首先要調整自己的心態, 用自己的心態影響和調整孩子的心態,情緒是可以傳染的。臨考前提成績及排名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不要過多談論成績及排名的話題,督促、檢查也不要太多,讓 孩子安安靜靜學習就可以了。作為家長,要鼓勵孩子“在學習中盡心竭力就是最 好的,結果好壞沒有關系”,給孩子吃個寬心丸是最好的減壓方法。
做好幕后智囊團
高考期間,家長和孩子的關系非常敏感。家長對孩子異乎尋常的關心照顧、嚴格要求和體貼安慰,都會讓孩子感受到臨考前的緊張氣氛,其效果往往與家長的苦心背道而馳。專家建議,家長平時怎樣對待孩子現在也要怎樣對待,做孩子的堅實后盾,當孩子有需要的時候,能夠適時出現,為孩子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和幫助。
因此,小編在此建議家里有高考生的家長們,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盡量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高考這件事情,才是有利于考生心理健康的。反之,家長表現越關心,會給孩子內心造成更大的恐慌與負擔,反而引發更大的學習問題。
下一篇:晚睡的學生學習能力會變差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6種方式造成孩子成績差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