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一個家庭只要有了孩子之后,基本上一切重心都是圍繞著孩子轉。尤其是孩子入學之后,很多父母由于望子成龍的心理,甚至在孩子放學做作業的時候,都要陪伴左右。而這種陪著孩子學習的行為到底好不好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Q:怎么樣的情況下或什么樣的孩子父母可以陪同寫作業呢?
A: 一般來說,當孩子還比較小的時候,比如剛進入小學的孩子,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理解能力也比較差,還不懂得“作業”是怎么回事,回到家也經常是把作 業丟到了腦后。對于這類剛入學的孩子,家長的陪伴是很有必要的,不只是寫作業,還可以陪孩子一起讀書、寫字,感受學習的快樂,同時指導孩子的寫字姿勢,如 何收拾書包,準備學習用品等等。在父母的陪同下,可以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提高動腦、動手的能力,同時在父母的指導下,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這一 過程同時也增進了親子互動,促進了親子溝通。
Q:陪孩子做作業要一直陪下去還是陪到一定年齡即可呢?
A: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自覺能力的提高,父母就可以逐漸地從陪孩子寫作業中抽身而出了。一般來說,到了小學高年級以后,孩子就具有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了,這 時,父母也不必陪同孩子寫作業,只需要針對孩子不懂的問題做些輔導,同時檢查孩子完成作業的情況即可。孩子的學習主要依靠的還是自覺性,特別是等到孩子上 初中、高中以后,主要依靠自己的自覺、自律來學習,父母僅僅起到一個督促幫助的作用。在孩子還小,還不會學習的時候,家長可以當孩子暫時的“拐棍”,陪著 孩子一起學習寫作業,但是家長當“拐棍”的目的是幫助孩子盡快“丟掉拐棍”,學會獨立學習,而不是要永遠當孩子的“拐棍”。
Q:家長怎樣陪孩子寫作業呢?
A: 陪孩子寫作業已經成為許多家長每天的必修課了,但是家長們陪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是在孩子寫作業時搬個椅子在旁邊盯著寫,還隨時糾正孩子的錯誤,比如哪個 字寫得不好,哪里算錯了,這種陪同很像一個“監工”;有的家長是不時地過來,先了解一下作業有哪些,再時不時地過來看看寫的情況如何?最后再仔細地檢查作 業,查出的錯題要求孩子改正,最后學習成了家長的事,孩子開始學會了依賴。所以,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的方式非常重要。
其實,孩子既然已經步入學校,家長就應該配合老師,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學會“放手而不撒手”。如果一味陪著孩子寫作業念書等,不僅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會無形中為孩子的內心平添許多壓力,希望家長要引以為戒。
下一篇:面對犯錯學生教師要做到“三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四種方法 提高孩子閱讀能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